對于裴青所贈表字,唐德十分欣喜,立刻表示接受,同時對裴青恭敬感謝,隨后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認為自己從此以后可以盡展平生之智了。
于是唐德就嘗試著做上一首詩文,表明自己的志向,他走出聚義廳沒多遠就看到一個雞窩,在那里面有一只威武雄壯的大公雞,頓時靈感上來,口占一絕:“頭上紅冠不用裁,一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唱千門萬戶開。”
就這唐德還意猶未盡,他拿起一截干枯的木棍,在地上畫出了一頭大公雞的形象,然后把那首詩寫在了一旁。
就在這時,只聽得背后傳來一道喝彩聲:“好,畫畫的好,字寫得也不差,這詩也是語言樸實,更難得的是寓意深刻,表現出了先生高潔的志向,實在令人贊嘆,真不知道山寨里何時出現了這樣一位詩畫字三絕的高人?”
唐德聞聲轉過頭去一看,只見對方自己曾經見過,因為不久前授予裴青茂才的時候這人就在場,而且裴青當時也介紹過,此人是山寨中負責內政之人,姓謝,好像出身于陳國謝氏。
“原來是謝先生,先生慧眼如炬,一眼看穿唐某用意,看來也是愛詩之人,既然如此,不妨請先生指教指教。”唐德平生最喜詩文,現在忽然見到同道,頓時心中喜悅,拉著謝靈運讓品鑒他的詩作。
謝靈運同樣也喜歡此道,于是笑著說道:“當不得指教,咱們都是愛詩之人,只是互相切磋而已......”
于是二人之間互相切磋詩文,彼此之間足足談論了三個時辰,越聊越感到投機,互相惺惺相惜,感情愈見濃厚起來......
而就在這期間,鄧當和他麾下的三百人也得到了裴青被舉為茂才的消息,頓時心中震動,因為他們也知道,一般情況下茂才只有做官的才會被舉薦,可是裴青身為一介布衣,竟然直接破格被選為茂才,這實在是出人意料。
而另外一點,現在也是他們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了,當初他們曾經和裴青約定,一旦裴青成功被舉薦,那他們就會無條件向裴青效忠,以后再也不能做投奔孫策這樣的打算了。
這會對他們的聲譽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他們本來還沒有背叛孫策的打算,只要想辦法找到孫策,解釋清楚原委,那么就能夠得到孫策的原諒,以后還是孫家軍的成員,而如果沒有裴青的話,這就是他們的人生軌跡,可是現在一旦決定效忠裴青,他們從此之后就只能背上叛徒的罪名了。
不過如果就這樣離開的話,他們的名聲將會更差,忘恩負義、言而無信的罪名也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鄧兄,現在我們怎么辦?你做好決定了嗎?”鄧當身邊的小兵鄭長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