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語言上維護沮授,可是在內心里,袁紹也認為沮授實在有些過分了,竟然說出了這么一番沒有道理的話來,難道自己真的對他太寬容了?
不過袁紹也不會立刻就對沮授不信任,只不過懷疑的種子已然種下,如果再想完全拔除,那幾乎己經是不可能的了,接下來這顆種子只能說是不斷生根發芽,越來越壯大,到達一定程度,就會讓袁紹和沮授的關系徹底破裂。
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袁紹不斷的派出探子前往裴青的營寨周圍打探消息,得出來的結果是每天都能從營地中飄來煮肉的香味。
袁紹得知消息之后大喜道:“哈哈,這就是說,裴青軍中的將士現在正在全力消化這些牛羊肉?不過說來也是,反正再過些時日,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肉爛掉,既然如此,還不如先吃個痛快,什么為人精明,什么走一步看三步,其實這個裴青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在危機面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他人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恭維之語,只有沮授依舊緊鎖眉頭,他竭力的想要調查裴青的打算,可是卻始終未能如愿,不知道裴青究竟在想什么,只不過濃濃的不安卻始終困擾著他。
“這個裴青,究竟為何這樣做?他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么?”
同樣的問題不止縈繞在沮授的心間,就連裴青麾下的將士也都有不少人難以理解的,甚至就是那些做臘肉的也有許多人不理解,他們不相信這樣就能讓肉放很長時間而不壞,卻對煮了那么多肉卻不允許美美的吃上一頓煮肉而有些難以理解,當然也止于難以理解這幾個字眼,若說不滿,還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
裴青沒給他們以任何解釋,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事實擺在眼前,多么完滿的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只有在大家真正的體會了其中的好處之后,才會深信不疑。
所以裴青的臘肉照常做下去,半月之后,所有的臘肉基本上完工了,裴青親自驗視一番,雖然這些臘肉做得還很粗糙,完全無法跟后世時期制作的那些精美的臘肉相比,可是質量還算可以,尤其是保鮮的程度,基本上達到了后世的要求,在通風陰干的情況下,保存三個月都基本沒有問題,實現了他最初的目的。
“這就相當于我通過這個手段為大家多爭取了三個月的軍糧,三個月就已經足夠了,我相信不出三個月,北方必定會出變亂,到了那時袁紹自顧尚且不暇,哪里能夠顧得上我們?”裴青的心中十分滿意,對著麾下眾文武哈哈笑著說道。
然而卻見王粲突然說道:“主公,我有一計,可擒袁紹。”
“哦?不知仲宣是何妙計?可說出來聽聽。”
裴青一聽王粲要獻計,頓時精神一振,連忙這樣說道,表明對于王粲所提計策的重視。
只見王粲來到裴青面前,在他耳邊小聲說了一番,裴青立刻滿臉驚喜的說道:“果然是妙計,既如此,那我們便按照這個計策執行下去,相信一定可以給袁紹一點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