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這話如何說起?禁自然是一片誠心?”于禁連忙為自己辯解,他想要以此證明自己的誠意。
然而裴青卻并沒有相信對方,因為他只是知道于禁對曹操的忠誠度,卻不知道于禁對自己的忠誠度是多少,自然不能貿然就相信對方的誠意。
所以裴青對于禁說道:“文則,不要怪我多問一句,你之所以選擇向我投降,究竟是想為了貪圖在我這里獲得的好處呢,還是真心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才智呢?或者說你是為了能夠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為了封妻蔭子,榮耀當世?你于文則也算是當世名將,你領軍作戰的目的到底是為了誰,因為什么目的?一般的將領或許可以不明白,可是你卻不能不明白啊,你若能夠向我真實的說一句話你投降我的目的,我就相信你的真心。”
“這......”于禁聽了這話不僅沉默,如果想讓他隨便編一句謊話那倒也容易,不過他相信他的謊言決難騙過裴青。
可是如果真的考問他的內心,他這一次投降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能夠獲得能力的提升,他想要知道這中間到底有什么秘密。
不過裴青還是答應了他的歸降,并且給了他一個建義校尉的職位,以示他不要忘了在軍中樹立恩義之意,并且允許他繼續統領之前的那些中軍將士。
于禁心不在焉的向裴青道謝,隨后將他的軍隊帶到指定的位置駐扎,之后自己把自己關在營帳之內,誰也不想見,只是在思考裴青給他提出來的那些問題。
這并不是裴青故意為難于禁,而是裴青為他準備的名將基因的主人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想通這些對于于禁以后的發展極為有利,如果想不同的話,裴青也不愿意浪費這樣一份強大的基因。
然而對于泰山四寇,裴青則是顯得尤其慷慨大方,因為裴青根據暗暗采集到的四將的基因來看,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度都在80以上。
只要忠誠度在80以上的,裴青就能夠為他們匹配名將基因,因為裴青曾經將匹配前后的人才的基因進行了一番對比,結果發現只要經過匹配,人物的忠誠度一般都會提升20點左右,當然這是把200點的忠誠度當成是101來計算的,因為100以上的忠誠度就只有一個200點,根本沒有101到199這樣的數值,所以基本上來說101就相當于是200。
所以根據判斷,只要為這些人匹配名將基因,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度基本上都會到200,而且裴青也知道他們之所以對自己的忠誠度僅有80多一點,主要是因為他們和臧霸的關系,因為裴青根據程序測算,忠誠度在80到90中間的雖然對君主忠誠,但也往往喜歡結黨,這泰山四寇之前跟臧霸情誼深厚,現在雖然歸降,但很多是看在臧霸的面子上,所以更多時候是忠于臧霸而不是忠于自己。
“但是我相信在匹配完基因之后,他們就不會這樣了,因為只要忠誠度達到90以上,基本上都是秉公辦事,不屑于結黨營私了。”
裴青現在對泰山四寇很有把握,所以才會為他們匹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