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凡神情閃爍好一會之后,才緩緩對著朱子安問道。
“此物只是望眼鏡而已,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見狀,朱子安不禁有些啞然失笑。
“當然,也可以叫做千里眼。這種望遠鏡的制作構造與物件,都是經過你手所制造,并沒什么奇異力量!”
“只是,此千里眼僅僅只是用兩片玻璃鏡,還有幾個木筒子,便是……”
楊師凡緊緊盯了一會,一旁幾個匠師手中的望遠鏡,再次轉頭,看到一臉笑意的朱子安。
這次緩緩點了點頭,不過眼中的震撼之色,依舊未散去。
“楊師傅,望眼鏡制造過程十分簡單,只是對于鏡片打磨工藝要求極高。接下來,還望楊師傅多加費些功夫,多打造一些望遠鏡。”
“此望遠鏡,最多只可以看到一里之外的物體。對于更遠之外的物體,便會模糊不清。只是,貧道打造此望遠鏡,便是準備獻于皇上,用于軍中,因此,需要可以看的更遠的望遠鏡。
是以,還請楊師傅再多調試幾次,調節一下鏡片的大小與厚度,制造出可以看的更遠的望遠鏡!”
最后,朱子安囑咐道。
“是,請小真人放心!”
聽到是進獻給皇上,用于軍中,楊師凡神色更是鄭重。
見此,朱子安也是放下心來。
而在見識到,自己等人艱苦兩天打造出的玻璃鏡的神奇效果之后,楊師凡與一眾匠師更是充滿動力。
略作休息之后,便是再次沉浸在打磨鏡片,調試鏡片的試驗中。
在這期間,應天城一眾官員中,也是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
那位皇上邀請了幾次,都沒成功的鐵崖先生,竟然自己來到了應天城。
而且,還是來協助宋濂編撰字典。
同時,與宋濂一同編撰字典之事的官員,竟然還有漳州府通判王袆,已經幾位在外為官的文學大儒。
至于應天城內的官員,皇上只是找了幾個名聲不顯的官吏。
這一狀況,倒是讓應天城內一眾翹首以盼的文官,都是失望不已。
……
而距離第一個望眼鏡制造出的時間,五日之后。
朱子安在應天城外的一百畝良田,也已經耕種完畢。而工廠周圍那一片荒地,也是已經開始耕種開。
正當朱子安待在府內,偷閑之時,楊師凡又是拿著兩個望眼鏡,一臉期待的找到朱子安。
朱子安站在屋頂,看了一會,發現其最遠能看清十里之外的大樹,之后便是再也調試不遠。
對此,朱子安也能欣然接受。
這并不是楊師凡等人的技藝不精,而是鏡片本身的精度不足。
不過,這十里之遠的望遠鏡,放在這個時代的行軍打仗中,也是一件神兵利器。
“楊師傅,便按照此種距離的望遠鏡,再打造十六支!”
“是!”
楊師凡連忙一臉喜色的應了一聲,便是帶著望遠鏡,往外城工廠跑去。
雖然田地與工廠兩地地方,同時跑,已經勞累了多日,楊師凡還是感覺自己渾身充滿動力,沒有一絲疲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