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色紅潤,精神抖擻,這就是現在的林如海。
一連幾天都是走路帶風,狀態不是一般的好。
因為報紙從第一版開始,就打出了一記漂亮的當頭炮。
泰昌帝親筆撰寫了《新聞報》第一期的頭版頭條,內容上有假大空——比如他想要天下無疾苦無餓殍,也有真貨——泰昌帝準備每年從宮中拿出一筆錢財,用來在地方上開設蒙學、辦養老院、辦育嬰堂等,最后表達了一番自己希望全天下都能越來越好的期望。
之后再正兒八經的推薦了一番新式紡紗車。
沒有去宣揚君君臣臣那一套,更沒有陰陽怪氣的點名幾個不安分的兄弟。
可這已經叫泰昌帝在民間聲望大增了。
因為這報紙已經流傳開了,林如海提議叫各州府縣有頭有臉上檔次的茶館酒樓,但凡有說書人在的,就全都設點,令其每日某個時間段里必須宣講報紙內容。
這個提議很一刀切,很有些強權的意思,但這就是封建社會么。
泰昌帝非常爽快的同意了。
然后從《新聞報》的第一期發行,當報紙開始由京城向四方傳遞的時候,泰昌帝的好名聲就也開始水漲船高,開始節節攀升。
當然新式紡紗車也隨之廣播于眾。
老百姓們實在太好糊弄了,泰昌帝就拿出了這么點東西,就已經叫普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仁慈、有愛的了。紡紗車因為有皇帝的背書也迅速的傳播開來。
等到地方上開始有新式紡紗車開工,等到那紡紗車真的能有數倍之功后,泰昌帝的名聲自然就會更好了。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情。
你說那幾個宗室王爺能不氣不急嗎?
這就是報紙的作用。很輕易的就能把自己的話告知千千萬萬蕓蕓眾生,而不是告訴一些官員,然后再由這些個官員去念經。
誰知道他們念的正經還是外經啊?
作為始作俑者,林如海又豈能不意氣風發?
泰昌帝有多高興就說明了報紙的意義有多重大,同樣也說明他林如海有多牛逼和重要。
所以打從揚州回過京城后就神隱了的林如海,短短時間里變成為了京城的風云人物。
那不知道又叫幾個王爺咒罵了他多少次。
陳玄策不管這些,朝堂這些事兒跟他啥大關系,他現在就盼著滿一年的時候能抽出什么好東西來呢。
半年之期時,他抽出了一個青銅轉盤。
為陳玄策帶來了至今為止最強的一張底牌——白虎刀章。
那一年之期呢?想想就叫人興奮。
哪怕暫時看他現在安全的很,全無外來威脅,但實際想一想。
從那血人到韓螭,還有黑魂,他的仇家可是很有幾個的。
陳玄策當然期望自己的實力能變得更強大了。
如果能再多一樣白虎刀章這般的底牌,他求之不得!
林家的后花園里。
某個學有成就的人正帶著自己的小伙伴們來到練習場,準備親自表演一番,顯露顯露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