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是從網上的蜀山同人文中窺得了這一信息,而后翻騰舊時的記憶時候,從很深很深的角落里才發現了這一消息。
這也就是他成仙得道了,可以反反復復的翻找此前的記憶,哪怕他自己早就不記得的事情,反腦海里翻找出的記憶,卻能把一切還原的一清二楚。
如同看電影!
廢話不多說,再來看函虛仙府,此乃赫赫有名的上洞八仙之一的純陽真人呂洞賓開辟的洞府。
呂大神一共開辟了七處洞天福地,這是其中之一,也是現在僅剩的一處還不廣為人知的。其他有六處都已先后被人發現,造就了不少的劍仙豪俠,但令人不解的是,純陽真人的道統傳承劍術,卻始終不見人傳承。
所以這最后一處仙府里存的必是那位衣缽。
這一傳聞不知道刺激了多少修士對之趨之若鶩。可惜,一直不見有聽聞。
陳玄策還從消息中看到,這涵虛仙府四個大字已被人用刀斧生生削去了。
因為此前這座仙府已經被人秘密尋到手,但這人乃是一個左道旁門。
雖非庸流,卻也不是什么真正高名之士。
因為削去四字這事兒做的太糙了。
他從別地高人口中聽聞消息,幾經辛苦才找到了這處洞府所在。本欲竊為己有,無奈純陽真人所留丹書、劍訣俱有禁法密封。
而入寶山空手而歸的滋味太折磨了。
一發狠,自己得不到,也絕對不能讓別人得到,同時也擔心自己道行淺薄被別人強奪洞府。
于是用法寶將洞口篆字掘去,移來千年藤蔓與濃苔肥薛將洞門隱蔽,只留下出入道路。
甚至還裝作不知,在左近覓一崖洞暫居,以備窮年累日,每日潛往洞中探索研討,冀于必得。
且每當出入之時,洞口必還另有禁法遮掩,使人到了近側都難覺察,如此方能隱蔽得住。
可以說是小心到了極致。
但可惜的是,旁門中人是非纏身,沒住多時,便在外頭遭劫伏誅。
死時當然不會向仇敵吐露仙府之所在。
于是乎,此處仙府就再度荒蕪了起來。
仙府所在地正是太行山的三折崖。
可是陳玄策哪里知道三折崖在什么地方啊,太行山很好找,三折崖可就不同了。
只能慢慢的搜尋,他現在是越發懷念指南針了。
無形的神念如水般流淌開來,陳玄策是一點點的尋覓,反正他有時間。
崇禎帝那里的局勢一點都不緊張,孫傳庭可還沒死呢。而且有了八大家的血肉來解渴,大明的局勢怎么都能緩和一些。
這中間至少還差著好幾個月呢。
陳玄策就耗在太行山了,一座山頭一座山頭的尋覓,反正三折崖么,顧名思義,特征極明顯。
所以他當然能找對地方。
上中下三個褶皺,這是非常明顯的特征。其中第二層斷崖上,露出一塊平坦的巖石。
石臺約有一畝大小,直對著西北群山,下面是深壑絕澗,兩側各掛著一條瀑布,如玉龍倒掛,直下百丈。
明眼人一眼就能知曉這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