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舟到了岸邊,平陽復陽二人縱身一躍,四腳踩在細軟的草地上。而后平陽一招手,法舟迅速變小,化作橄欖核模樣,落入他大袖當中。
兩人舉步往神廟走去,看似速度緩慢,實則飛快,幾個呼吸間,就來到新立的神廟前。
這座神廟并不大,僅僅只有一間屋子,規格上是遠不及那赤色氣運。這比之青陽鎮的土地廟都小之又小,就像是某個供奉野神的小地方。
廟門大開,平陽復陽站在外邊可以很輕松的看清楚里邊的布置。
神壇前方設有一座半人高的石頭香爐,里邊香火繚繞,幾個身穿粗布短衫的農人漁民正在里邊上香。
再遠些帳幔下,供奉著一尊神像。
看模樣仿佛是一書生,寬衣博袖,頭戴高冠,偏一眼看去卻很是有種仁慈仁愛之感。
平陽復陽神色猛地一動,二人都是修道之人,當然清楚那種‘仁慈仁愛’之感是從何而來了。
那是‘相由心生’。
神像染了神念之后,受信徒們祭拜,受香火愿力供奉,那神像之上自然就沾染了信徒愿力。
可以說一尊神靈在信徒心中是什么個模樣,祂的神像就是什么一氣息。
平陽復陽震驚的就是這一點,這尊野神到底是什么來路,又做了甚么,能被信徒們這般信仰?
剛剛他們已經看了廟頂氣運,那是純一色的赤紅,沒有半絲污穢的孽力業力。
這天下間還有這么得人心的神嗎?
幾個農人漁民上過香后,紛紛跪下來祭拜。他們所祈求之事不用聽也知道,無非是家人平安,風調雨順等等。
隨著他們祭拜,可以清楚看到幾縷純粹的香火遠離伴隨著祈禱聲飄出,最后落入神像當中。
祭拜完畢,這些人再次行禮,畢恭畢敬的退出神廟。
到了外邊,一個個神情才放松下來。
其中一個漁民搓了搓手道:“真不知道這土豆紅薯什么時候能夠傳過來,那樣的話我也不去水上討生活了。今天幸虧得神君老爺的保佑,不然啊,怕是非做淹水鬼不可了。”
竟然遇到了水猴子,船都翻了,要不是水猴子猛地退去,他除了死就還是死。
“全是神君老爺大慈大悲,發下了這等良種,等幾年都傳遍了,全天下的窮人就都餓不著肚子了。”
“可不是么。十幾石二十石的收益啊,一兩畝薄田都夠一家人嚼用的了。等那土豆紅薯傳到咱們這兒了,俺肯定給神君老爺供磕上一百個響頭。”說完,那漢子就又對著神廟作了個揖。
“可惜這里只是神君老爺的分祠,聽說主祠更靈,把神君老爺繪像供奉座前一段時間,每日里只用三炷香火供奉,請回家中就能保一家平安呢。……不過咱們離通慶州太遠了,一來一去太花費時間。”又有其他人接口。
他們正說著氣性,自然注意不到一旁隱匿起身形的平陽復陽。
二人現在正膛目結舌呢。
這里竟然是青陽神君的神廟?那怎么沒掛牌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