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這個神道顛覆后的世界重新走上神道一途,怎么看都顯得有些怪,但燕赤霞也想得通。因為只要香火愿力和信仰足夠,神道的進展真心比修起仙道來神速的多了。
這點上已經走上了陳玄策從神之路的燕赤霞深有體會。
他體內孕育的那道伏魔神光雖還很微弱,可是附加在神劍上,用以對待妖魔,威力卻能憑空上漲了一大截。
所以燕赤霞真心不在乎陳玄策的來路,他只看陳玄策的作為——雙方相交這么久,陳玄策可一直都在認認真真的履行著自己的諾言,無論是傳道受業,還是叫門下諸弟子斬妖除魔,扶住蒼生,陳玄策做的可一點都不拉。
這般情況下燕赤霞還糾結于陳玄策的出身跟腳,那就太沒必要了。
尤其是在知曉陳玄策身為神祗之后,就更沒有半點顧慮了。
與人間分八國不同,神道天庭昔日里可是只此一家的,神道上層的青紫大神固然千年都難得有一位動彈的,但底下的小神多少卻有些調動的。雖然遠不及人間頻繁,但一地城隍或是山神水神任職了二三百年后,調往他地任職的事兒,絕對是有的。
哪怕大多數神靈的調任都是同州(省)同國,甚至是同府同郡,然總有例外者。
所以,對于神道而言,他們的著眼是整個天下,而不是單一的某個國家。
也不知道越國京城的那位皇帝是不是也是這么想的,橫豎是沒見他有絲毫的動作。
轉眼間,就是小半年的時間過去。
齊越兩國徹底結束了紛爭,越國吃了一記大虧,但其國內的大佬們卻根本沒心思去招惹齊國。雙方交涉之中,本該你來我往的局面,實則卻相當的河蟹。陳玄策就覺得,越國方面與其說是去談判的,不如說是去‘早死早托生’的。
不過大家也要理解。
因為光是越國內里的紛爭就已經叫他們頭疼不已了。
齊軍的入侵引起了越國國內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因為打仗是要軍費軍資的,可就越國的糟糕財政哪里擠得出銀子啊,再加上大量軍兵的傷殘陣亡撫恤,這也需要大筆的銀子,如此的越國就自然而然的增稅加稅了。
老百姓本來就負擔極重,再來增稅加稅,一些地方就如遇到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堪重負的他們,沒有了活路的他們,只能揭竿為旗斬木為兵,起事起義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越國對齊國‘早死早托生’那還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的。
這樣他們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內的彈壓鎮壓上了。
或許這也是越國皇庭對于真武宗和陳玄策無動于衷的另一個因素吧。
陳玄策只知道隨著越國局勢的越發混亂,他膝下的真武宗影響力就越發廣大了,而且天命教的流傳在越國境內也越發的廣泛了。
“師傅,聶云峰傳來消息,天命教于其治下勢頭愈大,衙門中也多有官吏為其蠱惑,現已有幾分要強逼他公祭天命圣母的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