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陸離的自謙,李若清卻是認真的說道:“陸道友不必謙虛,以你的天資,百年內真人可期。貧道等著他日與你互稱真人之日。”
李若清卻也極其高傲,他自認為修行已有六十載,現已凝聚三氣,再用四十載的時間,應當也能凝聚剩下兩氣。
屆時五氣朝元,真人果位必成。
而陸離雖然天資出眾,但也才凝結一氣,就算日后修行順風順水,但怎么也要五六十載的時間,才能夠凝結五氣。
便是七八十載也是正常。
“所以陸道友即使天資勝我,但真人之位,也是貧道先行一步的。”這么一想,李若清心里便就舒服許多。
對于李若清肯定的話,陸離只是微微一笑,隨即便不放在心上。
百年真人。
呵呵。
此事揭過,陸離想了想,試探著問道:“李道友,陸某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直言?”
李若清坦然笑道:“道友盡可問,若是能說,貧道必不隱瞞。”
陸離于是好奇問道:“實不相瞞,今日見到李道友,陸某心中甚是疑惑,尤其是在聽說此地還有一位真人隱居,就更是不解了。
信陽小地,偏遠窮困,也非洞天福地,更無仙道傳承,為何道友與那位真人共聚于此,難不成這里有什么隱秘嗎?
道友勿怪,雖然此問有所唐突,但陸某居于信陽,事涉己身,不得不問。
若是有何禁忌,道友不說也無妨。”
陸離沒說謊,他是心中真的很忐忑。
能夠讓一位仙門子弟,還有一位真人聚于信陽,要說其中沒什么大事,他還真不信。
李若清看陸離這副緊張的模樣,不由愣了愣,隨即笑道:“道友誤會了。”
“誤會?”
陸離露出困惑的表情。
李若清解釋道:“其實也不怪道友,信陽這種地方,一下聚集了我和那位真人,確實容易引起誤會。
不過說起來一切只是巧合。
貧道前來信陽,其實也沒什么目的,只是游歷至此而已。”
“游歷?”
陸離有些不信,但看李若清那誠摯的表情,心中又隱隱覺得對方是真的。
“是的,游歷。”
李若清肯定的點點頭,隨后說道:“其實對于我等修士,久居深山一味苦修,雖然并非不可,但也會致使心境不全,無法修行圓滿。
天地是廣闊的,而山內是一隅的。
以一隅之地而窺宇宙,所能得到的也只是片面的,無法窺其全貌。
所以我等修士,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便會出山進入人世游歷,以此廣增見聞,磨礪心境。
貧道便是三氣圓滿,修行到了瓶頸,所以便出山游歷。
細細算來,至今已有三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