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以及周圍鬼神靜靜聽著,隨著夏侯輕衣的講述,漸漸對于慶國東征之戰有了了解。
三年前,慶國見燕國內亂。
起三十萬大軍東征,一路所向披靡,連陷燕國兩州,一時間燕地震恐。
然而慶軍抵達燕國蘭州的時候,遇到了燕國的不世戰神白逸安,此乃兵道天縱之才。
當時蘭州上下聞慶軍大軍來,皆人心惶恐,不是舉家逃離,就是準備易旗而降,沒有一人想過抵抗。
白逸安當時任蘭州西河郡守,撫義校尉,也是天下割據的諸侯之一。
當時慶國分兵三路,主力二十萬攻打蘭州州城武威,余下兵分兩路,各五萬人橫掃蘭州其他郡縣。
其中一路到達西河郡的時候,白逸安麾下兵不滿萬,但其毫不畏懼,親自領兵迎戰。
最終以弱勢兵力,擊破慶國五萬大軍。
隨后蘭州其余豪杰聞訊,皆帶部曲前來相投,白逸安的兵力便急劇膨脹到三萬。
其后白逸安又率三萬大軍,于鄢陵對戰慶國二十萬兵馬,再度大敗慶軍,斬俘過十萬。
自此,慶國東征大軍一掃而空,白逸安趁此一統蘭州,隨后又率兵收復了濟州、涼州,至此一統燕國西北,白逸安也自號涼王,成為燕國最強的割據勢力之一。
“自從鄢陵之戰后,慶國三年以來,再不敢東顧,不過即便涼王一統三州,但治下也已殘破不堪,即便休養生息三年,卻也依舊荒涼至此。”
夏侯輕衣最后做了一個總結,語氣既欽佩,又無奈。
“白逸安真乃當世軍神!”
陸離聽了白逸安的事跡,也是忍不住贊嘆。
夏侯輕衣卻沒有再回應。
自己祖國成了亂世,即便出了一位軍神又如何?
他寧愿沒有白逸安這個人,將燕國換做太平盛世。
陸離見夏侯輕衣沒有再談的興致,也沒有上去搭話,因為他發現這場慶國東征,的背后隱藏著很深的秘密。
比如白逸安為何能夠以少勝多,為何又能夠輕易的聚集那么多人前來投靠。
“白逸安之所以能夠如此勢如破竹,其背后恐怕也有那些妖魔的協助吧。”
妖魔希望的是一個混亂的燕國。
若是慶國東征成功,即便不能完全吞并整個燕國,但只要咬去西北三州,也將使燕國元氣大傷。
而且如果慶國成功,那燕國周邊其余各國看到,會不會也跟著來咬上一口肥肉?
到時燕國直接被瓜分了。
哪還來的什么百年亂世,也別談什么布局了,棋子就直接沒了。
所以慶國東征必須要失敗,他們不敗,妖魔就要敗。
“而且這次東征,也是慶國境內仙神兩刀的一次試探吧。”
要不然燕國已經亂了十年。
慶國如果真的想入侵,早就可以入侵了,為何要等到三年前再出手?
看來不止大夏開始有了反應,燕國周邊各國,也早就開始對燕國的動亂進行插手了。
“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陸離把手放在火堆前翻了翻,眼睛透過指尖縫隙,看到了熊熊的烈火,而燕國便是那點燃烈火的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