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元起身,然后轉身離去。
目送著這位昆侖真人離去,施俊陽又收回了目光,低頭看著自己眼前案桌上的一柄青色長劍。
“青陽啊……青陽,你藏鋒日久,何時才是出鞘之時呢?”
似乎在感嘆,也似乎在自憐,施俊陽閉上了雙目,身上氣息一轉,仿佛就像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年輕人。
不知過去多久。
殿外又再度進來一人,卻正是此前離去的呂淵。
只見他進來,朝著施俊陽行了一禮,隨后請示道:“掌教,既已決定去往東海,不知此次當抽調哪家宗派?”
東海之亂,綿延日久,為禍甚深。
想要穩住那邊的局勢,緊靠洞陽山一家,是絕計不夠的。
而事實上。
以往援助各地,也并非洞陽山一家出力。
而是以洞陽山為首,作為牽頭之人,再抽調各家宗門弟子,組成一支聯合隊伍,奔赴救援。
所以按照慣例,洞陽山這邊既然已經決定派出呂淵,那么他便是牽頭之人,但余下該征調何家宗門,卻就需要施俊陽定下決論了。
施俊陽張開雙目,眸中鋒芒暗藏,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一會,心中思量過后,這才道:“此次燕國之亂,我大夏諸多仙門出力甚多,折損嚴重。
彼等已經被征調過了,此次也不好再行納征,便就抽掉南州其他各國的仙門吧。”
呂淵點了點頭,隨后再問道:“那又該抽調哪國哪家?”
施俊陽道:“我方才想了下,南洲一十二國,除我大夏與燕國之外,尚有大小仙門七十三家。
此些仙門之中,門內有兩位真人以上者,當有三十二家。
其中有二十家已經納征,余下還有十二家,尚未被抽調真人。
此次你去東海,那邊海妖猖獗,數量不少。
且這次龍族異動不小,當有大舉動,你便將這十二家全都征調了,湊齊一十三位真人,去援助東洲吧。”
之所以只抽調那些有兩位真人以上的仙門,主要還是考慮到那些只有一位真人的仙門延續。
在當今修行界,底層的弟子雖然重要,是門派的未來,但最重要的卻還是真人這種存在。
畢竟,一位真人,壽元悠長,可以活萬年以上。
其若是留住了性命,那么只要愿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再拉起一家仙門。
可若是沒了真人,那些底層的弟子就算再多,若是無法及時再培訓出一位真人,那么也必不可免的會衰落下去。
若真是如此,那些真人見到自己要豁出性命,而門派亦是保全不得,那還有何理由為洞陽山賣命?
所以,哪怕如今人手短缺,施俊陽也需考慮到這些影響,盡量不去抽調那些,只有一個真人的門派。
當然,如此也并不意味著,那些只有一位真人的仙門,就不需納征了。只是納征的頻率,會稍少一些而已。
而且如果真的到了危急時刻,即便只有一位真人,那也是需要頂上去的。
不過如今尚不算危急,也就沒有必要施行那等絕戶計了。
呂淵聞言,在心里計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