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救援的希望,便就只剩下了南洲。
偏偏這個時候南洲各家仙門神道,也厭倦了萬年無休止的支援,開始有了抗拒心理。
畢竟火沒燒到南洲的眉頭上,他們當然感受不到那種生死攸關的急迫。
可如果不想東洲落敗,進而導致整個東華部洲的局勢崩盤,就必須逼出南洲援助。
于是也就有了燕國之亂,有了眼下這一幕。
一切并非毫無因果的。
……
大夏之事暫告落幕,距離那場大真人之戰,過去一個時辰之后,陸離他們也收到了呂淵的傳信。
收到信的時候,陸離和李妙元諸位真人,正引著一眾仙修,開始發兵冀州。
時間回到幾天前。
那時陸離與李妙元等人,想要先穩住燕國的局勢,所以便回了渡云峽。
在這里匯合了曹夢溪與趙源泰,然后幾位真人便想去一群那位鄒真人。
結果還會等他們行動,趙源泰便心頭悸動,稍一推算,便是得知那位鄒真人竟然已經亡故了。
聽到這等消息,諸位真人皆是心頭急迫。
鄒真人死去,意義并不只是隕落,一位真人這么簡單。
自從大夏北伐以來,雖然已經開展諸多大戰,死了許多仙修。
但真正隕落的真人,卻是沒有一個。
甚至就連妖魔那邊,黑山大妖雖然損失了形體,但元神得以逃脫。萬化鬼王更是有命魂之術,死了也不怕。便連窮奇那頭兇獸,在一眾真人的圍攻之下,也得以重傷逃脫。
也就是說,那些妖魔雖然節節敗退,但實際上卻是沒有死過一個人。
‘現在鄒真人隕落,莫非是我殺了普渡慈航的緣故?’
陸離聽到那個消息之后,這是他心里的第一反應。
這不怪他自作多情,實在是時間太巧了。
前腳他才殺了普渡慈航,后腳鄒真人便死了,前后時間不超過一天。
這很難不令人懷疑,是不是妖魔那邊的反制?
不過不管真相是否如此。
此時鄒真人開始戰死,無疑已經預示著,這場大戰已經走向另一個進程。
那便是他們這些真人,也將淪為犧牲品了。
不過想想也是,燕國這么大的一場動亂,如果不以一些真人佛陀的鮮血來祭奠,又怎么可能能夠真正平息。
但理解是一回事,怎么做卻是另一回事了。
鄒真人的死去,也給了眾多真人心頭一個警鐘,讓他們不敢再過大意。
眼下已經不用再去救鄒真人了,想到冀州那邊同樣毫無音信的幾位真人,所以陸離他們商議過后,便決定立刻動身前往救援。
死一位鄒真人還可以接受,但如果再死四位真人,那這場燕國之戰也就不用打了,直接認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