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關鍵的是,神柱山,其實就如南洲密云山一般,橫跨兩國,其之后的象澤也是一樣。
那么問題來了。
像這種交界之地,到底是歸屬于萊國還是莒國?最后該交由百靈谷這邊,還是呂淵這邊防守?
這都是一個問題。
而看溫志渝此時提出這個問題的態度,似乎對方有意將防線推給呂淵。
陸離心中升起此念,然后很快這個想法,便就化為了現實。
卻聽溫志渝道:“雖然如此說實在,很令人慚愧,也對不起道友。
然而我莒國仙門,在之前連番大戰之中,已經損失慘重。
現如今整個莒國,除了我百靈谷外,已再無一家仙門有著真人。甚至便連仙門,也只剩下了七家。
我百靈谷只是微末宗門,門中連我在內,僅有三位真人,想要防御這偌大的淇析山脈,已經是極其勉強。
若是再要加上一座神柱山,即便有心,也已是無力。”
實際上。
先前神柱山本是一處福地,那里也有一家有著真人的仙門占據。
不過如今神柱山大半淪喪,那家仙門自然也是已被攻破。
不但真人戰死,便是連門人弟子,也幾乎盡數滅絕,僅有一些支脈流散在外。
但想要再恢復以往聲勢,卻也已是不可能了。
不過那處仙門破敗,空出的位置,卻是需要有人來頂。
而百靈谷就如溫志渝所說一般,能夠穩住如今防線,就已經極其艱難,再往外派出援軍,這些東拼西湊出來的隊伍,又能布置出多完善的防御。
這其中的隱患,以及有可能出現的崩壞,就非溫志渝能夠接受的。
所以此時他不得不用期待的目光,看向了眼前的呂淵。
此次大夏仙門出動了一十三位真人,又有千余位修士。如此雄厚的力量,足以將整個萊國的戰線守住,甚至還有充足的余力,再來兼顧其它方面。
呂淵聽著溫志渝的陳述,不由陷入了沉默。
溫志渝所說即有道理,也同樣是大局,然而道理是一回事,為了大局犧牲又是另一回事。
他南洲仙門初到此地,按照呂淵的設想,這一次是要穩妥一些的。
所以才會設定出,先前那個守護整個萊國防險地戰略,為的便就是小心謹慎。
雖然那個方略已經被溫志渝否決,但并不意味著呂淵的想法發生了動搖。
初時謹慎接觸海妖,在這邊立穩腳跟,然后再緩圖其他。
這是大方略,乃是從南洲出發前,就已經定好的,不會輕易更改。
想到這里,呂淵不由看向溫志渝,問道:“對于神柱山,天涯海閣與蓬萊仙山,應當也是只曉得吧,他們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