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孟啟明原先思定的戰略了。
可以說這個戰略從大方向來看,還是很穩妥,很有建設性的,充分的利用了如今仙門貧乏的人手。
對于以后的戰略局面,也做了充分考量,是長遠的打算。
不過此計雖好,卻也并非沒有疏漏。或者說,在偏重的考慮上,或許并不能滿足東洲仙門的需求。
畢竟在孟啟明的考慮上,打贏此戰便是最大的戰略目標,所以他制定計劃的方向,也是往這個戰略目標而去的。
如此一來,自然不可避免的,就會有意無意的疏漏東洲仙門的需求。
和東洲仙門的需求是什么?
那自然是保障南方三國的安全了。
東洲各方勢力在這一點的重視態度上,甚至不亞于和海妖之戰的勝利。
畢竟前者若是出了問題,那東洲便要面臨傳承斷代的風險,后者出了問題,便要承擔道統覆滅的風險。
兩者縱有差別,但輕重上,其實也相差不多。
所以說,此時在陸離的提醒之下,之前被孟啟明有意無意給忽略過去的問題,便重新被擺到了桌面上。
對于陸離的憂慮,孟啟明仔細思考之后,終還是決定,將自己的計劃進行一些修改。
并非是他對那些東洲人有多么的看重愛護,而是此時大戰已開,東洲南洲分屬同盟,的確需要精誠合作,才能保證此戰不敗。
所以考慮到大局,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所以在將自己原計劃說出之后,孟啟明沒有多做停頓,又繼續說道:“不過陸道友的分析,確實也給了我一些提醒,察覺了一些不合理之處。
我這計劃雖考慮到了大戰,卻未考慮到東洲人心,這終歸是隱患,不得不重視。
這樣吧。
計劃便這樣做一個更改,原本先開往莒國的大軍,便先行前往陽、衛兩國。
將那里的襲擾海妖肅清之后,在留下一支偏軍協助兩國仙神駐守此地之后,余下大軍便匯合其馀調集而來的修士,再開向莒國,與那海妖決戰。”
說到最后,孟啟明原本平靜的面容,也忍不住微微一抽。
他當然知曉。
計劃這般更改,必然會給海妖更多的準備時間,同樣也會給自己奪回莒國帶來更多的麻煩。
甚至于手下的修士,也要因此而平添許多傷亡,這又是一筆慘重的損失。
不過相比于這些損失,還是穩住東洲人的人心,更為重要一點。
畢竟僅靠南洲一己之力,是無法對抗青陽、墨玉兩大龍族的龐大力量的。
也因此,哪怕明知這樣做不好,孟啟明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對于孟啟明作出的退讓,努力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對此也并無什么意見。
只不過在見這位南洲援軍總指揮官,做出了自己的安排之后,陸離也適時的提出了自己的一點點小要求。
不,或許說是表達自己的熱枕之心,更為恰當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