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之下,已經繼任國主之位的太子,立刻派遣使者去往龍宮,想要尋求庇護。
但隨著使者回來,帶回的消息卻并非是什么好消息,反而是來自龍宮的一紙征兵令。
原來這次大戰,損失慘重的并非是他們國中一家,整個九月海各方勢力都受損嚴重。
但即便損失慘重。可前方的戰士卻依舊在持續,并且有著某種程度的惡化。
因此哪怕九月海已經元氣大傷,龍宮卻也不得不再度從各族征發修士,拿來支援前線。
面對龍宮的要求,已經因為大量修士死去的九月海各族,也根本不敢違背,只能咬牙在抽掉出族內留守的修士,再一次組建了第二波大軍,出征東海。
而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原本是國內某個侯爵之子的郭浩,在聽到征兵的消息之后,立刻就提前一步,跑到了國內一艘遠航的海船之上,早早的就出海躲避征召了。
這一次遠航距離很遠,哪怕是對修士來說也很遠,所以在出海。五六年后過后,才收到了國內征兵已經過去的消息。
已經快要崩潰的君子國,再度咬牙抽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大軍,將國內最后的一半修士力量送了出去。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郭浩才終于放下了恐懼,支使著這艘定海船開始返航。
不過天不遂人愿。
在返航途中,或許是因為神柱山之敗的消息漸漸傳開,這場大敗所造成的影響,也慢慢在東海各地發酵。
從這兩年開始,郭浩在商路上各地港口停靠時,便就感覺港口內不少妖族對他們態度不善,甚至可以說是針對。
好在各方勢力似乎是顧及他們是龍族豢養的血祀之國,除了一些針對之外,倒也并沒有做出更進一步的過分舉動。
不過即便如此過好,他們之后也不敢再在各個港口上久呆,生意也顧不上做了,每次靠岸也只是補充一些食物淡水,然后就早早的離去趕路。
這樣確實避免了不少麻煩。
郭浩也為自己的決策感到開心,隨后就碰到了這次大風暴。
以上,便是這次搜魂的大致內容了。
“雖然這個郭浩所知也不多,都是些明面上的消息,和他個人經歷所遇到的事情。
但從他這十幾年在外的遭遇來看,整個九月海,似乎都被一種壓抑的氣氛所籠罩著。
各族對于族內大量修士死去的恐懼,對于龍宮再次征兵的不滿,最后這些不滿化為怒氣無從發泄的壓抑。
林林總總,各種因素加起來,已經使得整個東海化為了一個想爆發,卻又爆不起來的火藥桶。
所以在這種極端的壓抑之下,對于和東華仙修同出一源的君子國人族,自然而然的就受到了遷怒,這才釀成了這一次襲擊。”
陸離根據郭浩的經歷,還有自己在東洲所得到的一些消息推敲,不由得出了這個大概的結論。
事實上,對于九月海的第二次援兵,他是知曉的。
大概在七年前,經歷了神柱山之敗之后,或許是有感于兵力捉襟見肘,那位新任的青陽圣子青陽臨,便再度從九月海這里抽調了一只總數約為八萬的海妖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