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卻是山中許多人都知曉的。
那便是兩人隨著年紀漸大,壽元也走到了后期,于是便生出了返回故土,開宗立派,留下傳承的念頭。
不過東洲南洲宗門林立,每一片地方都被各個宗門勢力所占據,早已沒有了空余地方留給外人。
就像李妙元在南洲經營千年,又在東洲征戰十余載,立下了赫赫功勞,但卻依舊是一個散人。
這難道是他不想要稱宗做祖,開一脈傳承嗎?
那當然不是。
只因為地方就那么大,根本沒有空位給你了。
像李妙元這種有人脈的散修真人都如此,于克恭、蔡書章這種身處東海的外人,就更加別想在東洲南洲開宗立派了。
而無法返回故土,霧凇山這里也已經有了清靈散仙,自然也不可能給兩人地方立下宗門,傳承弟子。
所以可以預見的未來,是兩人壽元盡了,然后門下弟子便從各自道場靈峰搬出,遷入那聚仙宮中,從此與山中那蕓蕓散修再無不同。
此前霧凇山萬年歷史中,已經有過數次例子了。
可對于這種例子,誰又能真的甘心?
所以這次聽聞霧凇山準備歸順東華仙門,于克恭、蔡書章兩位真人頓時就動了心思。
若是只以他二人歸順,那是勢單力薄,自然引不起東華那些仙門的重視。
可若是能帶著霧凇山這么一個龐然大物歸順,自然也就有了足夠的籌碼討價還價,唯二人爭取一塊地盤,從而開宗立派的謀劃奠定基石。
于是在陸離前來拜訪之后,頓時就受到了于克恭、蔡書章的熱烈招待。
這一日。
在蔡書章的道場三泉靈峰中,陸離便與這二位真人相談甚歡。
一番相互吹捧之后,彼此條件也摸的差不多了,陸離也終于開口道:“兩位真人,若是霧凇山能歸順東華。別的不敢說,但讓兩位真人在我神柱山尋一余脈,作為山門駐地,傳承道統之事,陸某卻還是可以做主的。”
陸離已開出了自己的價碼。
神柱山的事情,雖然開始時,他是匆匆上馬就任,并沒有明確什么歸屬,只負責守御此山而已。
但后面隨著神柱山大勝,陸離立下了赫赫功勞,戰后論功行賞,天涯海閣那邊也終于發下了話來。
將神柱山以及周圍象澤一大片區域,通通劃歸了陸離,任由他進行處置,竟是完全從東洲體系中割舍了出來,令其自成一部。
雖然這本質上依舊是想拿他當盾牌,用來擋住那些實力強悍的海妖。
但不得不說,此種安排,也確實給了陸離極大的自主,多了很多自由發揮的余地。
就如現在,他便可以毫無顧慮地拿出神柱山的一部分,用來招攬眼前的兩位真人。
果不其然。
在聽到陸離的許諾之后,于克恭、蔡書章兩人盡皆面色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