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樹?會結出面包嗎?”
“這棵樹好大啊,要比金合歡樹還要高大不少。”
關注周辰直播間網友,絕大多數都是荒野迷。
猴面包樹是非洲很常見將一種植物,這些資深老粉自然也是認識不少。
瞧見有人爆出了猴面包樹的名字,周辰也不賣關子,直接點頭贊許道:“這位叫做二爺的兄弟說的不錯,這的確是一棵猴面包樹,且樹齡還不短呢。”
打量了一下身前的大樹,略微估計了一下。
“猴面包樹又叫波巴布樹、猢猻木,是木棉科、猴面包樹屬的大型落葉喬木,分布于南非、博茨瓦納、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等位于熱帶或亞熱帶非洲的國家,分布地局限于氣候炎熱、干燥的地區。”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這種樹每年都會結不少果實,非洲人民常常把面包果烤著吃,他們常在物資匱乏時找來一些面包果,然后它們分別切成薄薄的片,可以削皮也可以不削皮,然后把它們放在火上面,非洲人喜歡用小火烤食面包果,就像我們平時烤面包一樣進行小火的烘烤。”
周辰雖然之前沒來過非洲,但他對猴面包樹也非常了解。
今天頭一次見到這種樹,周辰的內心多少也會有點激動。
抬頭望了望,他在樹上看到了幾顆猴面包樹果。
“猴面包樹的果實為長橢圓形,灰白色,長30~35厘米,縱切面約15—17厘米,果肉多汁,含有有機酸和膠質,吃起來略帶酸味。”
“這種果實既可生吃,又可制作清涼飲料和調味品,果實外殼還可當瓢用,肉質能生吃,液汁當茶喝,因此,猴面包樹也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飲食文化。”
說話的時候,周辰已經爬到了樹上摘果子。
面包果的尺寸不小,他也沒一次性摘太多。
摘果子的時候,周辰接著說道:“一般來說猴面包樹從枝部位到根部都能夠結果子,它結果子的時間比較的長,一年內有九個月,當地人民都可以來采這種果實。”
砸開一顆面包果,周辰吸吮著面包果內的汁水。
“哈,爽。”
周辰擦擦嘴,一臉滿足的說著。
雖說此刻已是黃昏,但塞倫蓋蒂草原的氣溫,卻并沒有下降多少。
不過沒有了烈日的灼燒,也讓周辰舒服了不少。
掰下一小塊果肉,周辰咀嚼起來。
他早就想嘗嘗面包果的味道了。
非洲人民認為它的味道就是有點像面包的味道,所以把它叫做面包果。
周辰對此頗感好奇,他也很好奇這家伙吃起來會不會有面包的味道。
可當他吞下面包果的時候,周辰記憶中那個面包的味道,早就已經消散了。
這果子酸酸澀澀的,不太好吃。
他不明白,非洲人為什么會覺得這個果實會有面包的味道。
生吃了幾塊猴面包果之后,周辰面帶苦澀地說道:“這玩意果汁還行酸酸的,但果肉生吃真不咋好吃,不過據說烤過的猴面包果,味道很是鮮美,我要把這些果實帶回去嘗嘗。”
說起果汁,他接著說道:“猴面包樹的果實內果肉多汁,含有有機酸和膠質,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維生素與營養元素,鈣含量比菠菜高50%以上,含較高的抗氧化成分,維生素C含量是單個橙子的三倍,還含有酒石酸,吃起來略帶酸味。”
這個果汁的效果,堪比椰子。
直播間的網友聽聞,也是不由得覺得這面包果有些牛。
“怪不得當地人民把這種植物當成寶貝,原來果肉內含有這么多營養啊。”
“好像嘗嘗,主播代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