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皇帝忽然收到一封從上京送來的加急密函。
他看完信中內容后,震怒不已,直接就把旁邊放著的茶盞給摔了。
“豈有此理!他們這是反了天了!”
屋內伺候的眾人被嚇得面色煞白,齊刷刷地跪了下去,心中驚懼不已。
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才稍稍冷靜了些。
他命人將地上的碎片收拾干凈,沉聲說道。
“去把昭王叫來。”
片刻后,李寂坐著輪椅出現在了皇帝的面前。
李寂一進門就察覺到屋內的氣氛不對勁,所有人都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的樣子。
而皇帝則坐在矮榻上,眉頭緊鎖,面色沉凝。
他見到昭王來了,臉上神色稍稍放緩了些。
李寂見過禮后,問道。
“陛下忽然傳召微臣,可是有什么吩咐?”
皇帝現在沒心思跟他話家常,開門見山地說道。
“朕剛才收到密函,得知南方的水患出了變故。
朝廷派去賑濟災民的錢糧被一伙山匪劫走,而負責檢查各項賑災事宜的兩位御史不幸被山匪殺害。
現在從南方傳來八百里加急的密函,因為水患嚴重的關系,已經有很多災民流離失所。
若再不派發錢糧賑災,恐會生變。”
最后四個字,被皇帝特意加重語氣,竟透出幾分殺伐之氣。
他顯然是已經動了殺心。
屋內伺候的眾人都被嚇得瑟瑟發抖,生怕皇帝會一怒之下牽連其他人。
自古以來,民間造反多以流民為主。
因為流民既沒有田地也沒有正經的戶籍,他們無法靠正常手段養活自己,每天都在挨餓受苦,心中自然充滿怨氣,極易被有心之人鼓動。
皇帝口中的生變,指的就是這一點。
一旦流民被人鼓動開始鬧事,整個南方都會跟著亂起來。
李寂自然也知道這一點。
他平靜地問道:“陛下希望微臣怎么做?”
皇帝沉聲道。
“朕已經派人傳信回上京,讓太子想辦法籌錢,然后由他親自押送錢糧前往南方賑災。”
李寂頗為詫異。
他沒想到皇帝竟然舍得讓太子去南方吃苦受罪。
要知道太子從出生時開始,就備受寵愛,是眾星拱月般的存在,從小到大都是錦衣玉食,從未吃過一星半點的苦。
皇帝看出他心里的想法,苦笑道。
“朕自然是不舍得讓他去外面勞累奔波,可賑災之事是由他一手操辦的。
如今出了這么大的紕漏。
如若他還躲在皇宮里不露面的話,豈不是會在群臣和百姓們心中留下一個無能怯懦的印象?
朕也是為了他好。
讓他出去吃點苦,他才能更快地成長起來。”
他雖然不指望太子能有多大的出息,但至少也不該是個無能怯懦的性子。
李寂對此不置可否。
以他對太子的了解,太子未必能體會到皇帝的良苦用心,說不定還會在心里更加怨恨皇帝。
但這些都跟他沒關系,他不會多嘴。
皇帝看著他道:“太子從未出過遠門,對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了解,朕希望你能陪他一同前往南方賑災。”
李寂沒有說話,只垂眸看著自己的雙腿。
皇帝見狀,語氣非常無奈。
“朕知道你現在雙腿有疾,不便出遠門。
朕也是沒辦法了,實在是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人,只能讓你幫這個忙。”
李寂:“朝中人才濟濟,陛下何必非要讓微臣這個殘廢去辦這個差事?”
皇帝知道瞞不過他,坦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