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明知道花卿卿是兒臣看上的女人。
兒臣都派人上門去提親了,很多人都知道這事兒。
如今她卻成了父皇的妃嬪,這讓兒臣的臉面往哪兒擱?”
皇后溫聲安撫道。
“只是一個女人而已,你父皇喜歡的話,讓給他也無妨。
改天本宮再讓人尋摸幾個漂亮的姑娘給你送去,你千萬不要因此就跟你的父皇吵鬧。”
李澄憋悶道。
“您放心,兒臣肯定不敢跟父皇吵的。
兒臣就是心里覺得憋屈!
父皇后宮里都已經有那么多女人了,干嘛還非得跟兒臣搶花卿卿?
父皇在受用花卿卿的時候,可曾想過兒臣的感受?”
皇后嘆氣。
“事已至此,你就算再怎么抱怨也無濟于事了。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處理好賑災之事。
這事關系到你在群臣和百姓心中的形象,定要有個完美的結果才行。”
李澄點點頭:“兒臣知道。”
他頓了頓,到底還是沒能忍住心里的嫉恨,陰沉著臉說道。
“父皇居然派昭王跟兒臣一塊南下,還把虎嘯營和鴻鈞劍也交給了他。
兒臣就不明白了,父皇干嘛要對一個殘廢如此信任?
難道外面的傳言都是真的?昭王真的是父皇的……”
李澄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皇后厲聲打斷。
“住口!”
李澄回過神來,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悻悻地閉上嘴。
皇后蹙眉看著他,不滿道。
“本宮之前就告誡過你,此事關系到皇家子嗣,決不能亂說。
你是把本宮的話當成耳旁風了嗎?”
李澄小聲辯解。
“可外面的人都這么說。”
皇后語重心長地教育道。
“不管外面的人怎么說,只要圣人沒有親口承認,此事就只能是謠言,你明白本宮的意思嗎?”
李澄順從地點頭。
“兒臣明白了。”
皇后走過去,伸手幫他撫平衣襟上的褶皺,低聲告誡道。
“本宮知道你心里有許多不忿,但這次賑災之事非同小可,你定要將此事辦得漂漂亮亮。
至于昭王那邊,你只需要做到表面和氣就行了,多余的事情一件都不要做。”
知子莫若母,皇后很清楚自己這個兒子有幾斤幾兩重,就憑他那點手段,遠不是昭王的對手。
偏偏李澄又是個難以容人的性子。
以皇帝對昭王的偏袒和寵信,再加上外面那些流言蜚語,李澄心里定然會非常嫉恨。
他這一路上肯定會找機會打壓昭王。
果然。
李澄在聽到母后的話后,目光閃了閃,臉上透出幾分不情愿。
皇后嘆了口氣。
“這次你和昭王一起南下,要是昭王途中出了事,圣人第一個就會懷疑上你。
你確定真的要為了一個昭王惹惱圣人嗎?”
皇帝在李澄的心里積威甚重。
李澄最終還是因為懼怕父皇,不甘不愿地選擇了妥協。
“好吧,兒臣聽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