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無質,先天一炁,氣之始生的宇宙狀態,是為太初。
在太初之時,漸漸有正負物質出現,相加為0,但出現卻不能同時湮滅,留下沒有完全湮滅的東西,這東西沒有質量,卻存在,為太始,有形無質。
及至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太素,質之始而未成體者也。
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此時混元一體,陰陽不分,卻已經變成了有。
無極生太極,經歷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方而從無到有。
而這道家三教,人教傳一個無之道,闡教傳的是有無之間,那截教顯然就是純粹的有了?
“截教?可為有?”
葉知秋若有所思,開口言道。
容成子面露奇光,點頭稱是。“截者,奪也,乃有為之道,同時還要有個‘補’字,即是奪取造化之道,也補足造化之道。截教截教,既截又補,乃既可意會可言傳可付諸文字之道,是有為之道。”
“道友拜的三位祖師真是厲害,這三教教義,精妙無比!”
葉知秋聽著道家三教原來這個意思,不由稱贊不已。
無,無有,與有。
三種教義。
聽起來截教對眾生要好一些,雖然它的教義要比人闡兩教稍遜,不過卻是欣欣向榮,精勇猛進,在進取上要高出他們一籌。
天下萬物,無論何種生靈、先天后天,皆可求截教之道。
先天者,天生神通,只要奪天地造化,即可得道。
后天者,先天不足,因此奪先天補后天,也可得道。
但截教如此截補,未免惡了天地,天地殺劫一起,難免上榜,而人教闡教弟子,一個修無,一個修無有,雖然于廣大后天生靈無益處,但對天地也無太大的壞處,保全自身最為容易不過,要度過天地殺劫不怎么難。
“道友要修什么道?”
容成子聽著葉知秋竟然能明悟他三位師尊的教義,對這一位伏羲之子高看了許多,及至問起葉知秋所修什么道,話一出口就有些啞然失笑。
這位道友,終究還是太小了,現在要明悟己道,怕是有些難。
葉知秋果真陷入思考之中,無,有,或者無有之間,三位道家祖師修行的道幾乎包括了一切范疇,然而這只是概念上的道,要具體化,所以依舊產生了許多的道君。
“不朽,無涯,道無限,但具體,卻不知。”
葉知秋想了片刻,想出了不朽諸詞,只是他如今也不能具體確定,也沒有發宏愿,說什么我得道時世間蕓蕓眾生皆人人如龍,或者我得菩提時,地獄成空。
這些事,沒有經歷,沒有遭遇,哪里能這么容易發出來?
“無限,不朽,道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