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弟子問圣人道:“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便是圣人的規矩。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后世人聽到的以德報怨,實則是對圣人話語的誤解,也是許多不學無術之輩一知半解出來賣弄的結果。
孔圣人時代的儒家講的向來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要是打我我就揍你,絕不是被人打了左臉還要將右臉伸過去,那是愚蠢,不是儒家。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圣人的話語看起來讓人舒心。”
葉知秋看著這本書,覺得這本書說的許多東西上合天道,下合人道,的確是圣人之學。
當然,葉知秋覺得也有些東西似乎是廢話,諸如水往低處流,這個很簡單的道理被書的作者解釋了很多,說什么這也是規矩,這是水的規矩,這是水的道,又說了許多因利是導,民心人心之類的話。
一個水往低處流,被寫書的人引到了禮的范疇去,葉知秋不以為然。
但是這部書的大部分還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一讀。
不過,扶蘇看的書好像不是那么讓他滿意。
當扶蘇的面色變得肅穆起來時,在場許多人的情緒也變得肅穆起來,曉夢大師除外。
她也拿了一本在看,對書上的東西指指點點,說些迂腐無知之類的話,偶爾會有一點贊同。
至于貓大仙人,在曉夢的肩上。
長得嬌小可愛就是好,汪九五照例是不好進入藏書閣的,而貓大仙人在曉夢的肩上跟隨著許多人進入了藏書閣。
它覺得這個少女的心氣真高,一本書看完了,批判了九十九點,贊成了一點。
話說這個大師什么時候跟自家主人關系這么好了……
“父皇平定六國之后,實行‘書同文’的政策,并下令廢除原來六國文字,統一使用大秦小篆。這,伏念先生應該知道吧,那為何這些新抄錄的書籍,所用的都還是原來六國的文字?”
扶蘇的面色肅穆是有道理的,因為他發現小圣賢莊的思想有些危險,似乎將皇帝陛下的旨意不放在眼里。
這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
“儒家建立藏書樓的宗旨,是希望能夠將列朝列代的經典都能夠完整的傳承下來,方可追慕先賢之功,澤被后人。”
伏念不卑不亢,解釋道。
“伏念先生可知皇帝陛下推行書同文的用意嗎?”
扶蘇看向伏念。
“皇帝陛下深謀遠慮,伏念不敢枉自揣測。”
“文乃心聲,文不一,則心不一。對于帝國,這是最大的危險!自楚莊王問鼎以來,戰亂綿延數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紛亂。父皇深見于此,遂制定此國策,以期四海歸心。這才是徹底解決天下紛爭,福澤蒼生的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扶蘇肅然開口。
這一點,他無比贊同。
要讓眾人心齊,那必然是要文同。
文同,方能心齊。
“承蒙公子教誨。伏念即刻讓人重新用小篆抄錄樓中全部書籍,但也懇請公子允許保留原籍,以不負此樓宗旨。”
伏念對著扶蘇一拜。
他是真不希望這些東西被一把火燒去的。
“只此一份,不得流傳,也不得學。”
扶蘇覺得自己有些難以決斷,這件事關系重大,還是不要逼迫的太緊好,他此次奉命,是要警告提醒一下儒家,并非是直接與儒家開戰。
“多謝公子,伏念謹記。”
伏念再拜。
場中的氣氛,于是又變得歡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