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天”無敵,碾壓“禮”字。
論及內力,葉知秋完爆了伏念!
“帝國有這樣的人存在,往后還怎么搞?”
張良看著那道“天”,只覺內心拔涼拔涼的。
根本不是對手,那是質的碾壓!
虧他還想著在六國舊部之間活動活動,萬一以后能復國呢?
楚南公、趙高等人也面色凝重,從這位神符主能夠輕松將一湖之水控制上天,可見其內力的強大,就算是他們,也做不到。
人力怎么可以做到這樣的事?
“哇,葉先生真是太霸道了,你看那池塘里的魚都沒地方游了。”
驚訝的語氣加上夸張的口型,那自然是名家的公孫玲瓏開口了。
一些弟子聞言看去,果然剛才還有很多水的池塘現在幾乎沒什么水了,露出其中一些魚來,在池塘的底部發呆。
它們似乎也很好奇為什么剛才游的好好的,現在怎么沒水了呢?
若不是還留下一點點,它們就要死了!
“天道之中,亦當有禮!”
場外感慨無數,場內伏念卻是有些不甘。他看著那個“天”字,說出了這么一句話。
隨即,他舉劍向天。
葉知秋便看到了一種蘊含在伏念身上的氣。
那種氣,讓葉知秋想起了浩然之氣。
昔日公孫丑問孟子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答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這便是浩然之氣。
此氣于天地之間無所不在,但需以仁和義相配輔助,內心之威越強,此氣便越強。
因此當伏念以太阿使出圣王劍法之后,葉知秋的水之長河形成的“天”字中便多了一些變化。
一些水滴重又化作了“禮”字,而且在不斷擴大。
儒家弟子大喜,而張良、顏路兩人也松了一口氣。
“天道之中可有禮,但不是全部,占那么一些份額也就夠了。”
葉知秋看天字之中禮現世,而且越來越大,心意微動,構成天的水珠便化作了許多其他的字,如“人”,如“金”“木”“水”“火”“土”,如“陰”“陽”,如“光”,如“日”。
這許多的字一經出現便阻擋了禮字的侵襲,而這些字總體上依舊表現出一個“天”字。
禮在天下。
這個道理依舊沒有變,哪怕伏念已經將圣王劍法使用到了極致。
“好好好,葉先生與伏念掌門今天的比試,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此行不虛啊。”
便在此時,公子扶蘇開口了。“依我來看,這一場,是葉先生贏了,不過伏念掌門也很是不錯,讓我見識了儒家的禮。”
扶蘇一開口,便表明了這一場斗法的結果。
葉知秋心再動,那天字便散落了下來,重又回歸池塘。
在池塘里待著的魚便發現自己又可以暢快游泳了。
它們終于松了口氣,大口大口呼吸了幾口。
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