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極為脆弱,當一柄劍穿過人的身體,即便不死也會殘了。
葉知秋順手給鬼王和青龍來了一劍,隨即往南方而去。
流波山上也掀不起什么波折,估計夔牛以后都不想出門了。
這個世上壞人太多,出去逛個街都有可能被打死,那還是在海里待著吧。
而葉知秋,也向著南方而去。
他給自己算的卦顯示南方大吉,那自然是要去一遭的。
只是什么樣的南方才算是南方呢?
葉知秋先往焚香谷去了一遭,這與青云門比起來是徹徹底底的南方,不過焚香谷也沒有什么有趣的東西,除了焚香谷的天壇里有一個九尾天狐外也沒有其他的東西。
葉知秋便繼續往南而去了。
他來到了南疆地帶。
這一日,葉知秋來到了一處南疆部落里。
部落位于一片群山環繞之中,一棟棟一座座帶著濃郁苗人風味的房屋拔地而起,或依山而建,或緊密相連,還有一道清澈小溪流,發源于前方深山,從這片世外桃源一般的土地上,蜿蜒流過。不少苗人的房屋,就建立在溪流兩岸。
而在水面之上,遠遠看去,苗人建造了三座橋梁,居然都不一樣,一座乃是木橋,最是簡單,兩根巨木綁在一塊,橫倒在兩岸之上,就算是一座橋橋梁了。
至于其他兩座,都是石橋,卻也更有風味。一座大石所砌,粗糙堅實,在水面不寬的溪流上平擺過去,再用厚重石板往上一搭,便是橋梁,正是南疆這里簡單而實用的造橋方式。
但最后一座石橋,卻是小石所造,而且竟然沒有橋墩,是一座拱橋,每一個石塊緊密相連,橫空而過,飛越溪流,看去完全是中土地方的橋梁風味,竟會在此地出現,似乎有些奇怪。
四周飄蕩著的大多數是苗人土語,道路兩旁,有苗人擺著攤,不過出售的東西多是野獸皮毛、生肉。再走幾步,間中才看到有一兩個攤位販賣著小小的珠寶玉器等玩物。
這就是南疆風貌了,看起來比中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不過葉知秋曾經穿越至蠻荒時代,那個時候比這個更加落后,他也就習慣了。
他的神念往這個地方一掃,然后他就被發現了。
大概是他的神念掃的肆無忌憚,半山腰處,一座遠遠高于普通苗人房屋的石臺建筑中飄出一個人來。
這是一個老者,他有著一張蒼老的臉龐,臉上的皺紋,仿佛歲月刻下的深深年輪,一看便知道他經歷了世間滄桑。
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也應該是這個部落里最為強大的人。
“大巫師!”
有守衛建筑的人見到老者,恭恭敬敬行禮,他們內心的敬畏,似乎是發自心底。
這正是這個部落的習俗。
在大部分的部族族人眼中,祭壇里巫師說的話,和偉大神秘的神明說的話,其實也沒什么區別。往昔五族爭斗最激烈的時候,每次戰爭一樣是要先請示過祭壇里的巫師,向神明說明情況,得到神明親口說出的允許,如此部族族長才能發動新的戰爭。
由此可以看出,祭壇里面的巫師,在南疆這里有什么樣的地位。
而大巫師,在普通族人的眼里,其實與神明沒有什么區別。
只是如今那些族人眼中的神明,卻將目光注意到葉知秋身上。
他看著葉知秋,目光中流露出的神情很復雜,那是回憶,思索,驚訝,還夾雜著幾分畏懼。
葉知秋不知道他這兩只眼是怎么能同時體現出這么多情緒的,但是他的確感知到了。
將大巫師的情緒做一個圓形圖,回憶占十分之二,思索占十分之三,驚訝占十分之四,還有一分,其實才是畏懼。
他回憶什么呢,又驚訝什么呢?
葉知秋覺得大概都是因為自己現在是個劍而體內煞氣不可謂不重的緣故,讓大巫師想到了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