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行走在朱雀圣宗的大地上,不斷走著,心中想著事。
老圣皇已經離去,蘇靈毓也已退下。
“銘志,囚封天之道,眾生需渡無量劫,離開深獄一執念,眾生亦于無量前,解今茫世,脫困天念,取來生道,鎖亡天運,印冥朝,眾生之所不得真道者,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奉至修真行……”
葉知秋的心神中,想起這么一段話來。
何以得真道?
又什么是道?
他自修行以來,參悟過眾多道法,在世界的不斷穿梭中,由一個現代社會的小朋友修行至掌握一個星域的修士。
如今的他,已然可以屹立于星域之巔。
這種變化,亦是葉知秋人生的成長。
他一路所行,學五行術法,感陰陽生死,又在那其他界明悟了因果循環,盤古斧意,得知了空間神則,明悟了生死之變。
直到如今,他開始思考起永恒之道,真假之辨來。
一朝領悟朱雀道火,葉知秋可以操縱天下萬火,但這樣的蓋世神通并沒有讓他心神狂喜,雖然他用這種神通一舉統一了這個星域,對朱雀道火的思索卻在他的心中盤桓不去。
因為他并非是第一個領悟朱雀道火的修士。
在幾百年前,幾千年前,乃是幾十萬前,肯定也有圣皇明悟了朱雀道火,可以操縱天下萬火,但他們最終還是死在了時間的流逝之下。
當時間流逝,圣皇死去,存在于他們肉身、心靈中的道意又會流向哪里?
并非是消失不見,而是被這道天之外的修士拿去了。
或被領悟,或被種花種草,終究會結出一個豐碩的果實。
那是道果。
正如老圣皇所說,我為魚,道為網,河為天,那撈網的漁翁,就是執掌命運的造化;人為螻,道為山,意為天,若天怒,則道隨天走。
所以,在這天之下可以操控萬火的朱雀道火,是不是也能在天之上操控萬火?
若是不能,這號稱可以操縱萬火的朱雀道火,實則假火,會隨著他有朝一日的死去變成這道天之上修士的養料。
以道念為養分,種出道果。
葉知秋不喜歡。
因此,他生出這諸多念想,而不是興高采烈,忘乎自己。
真假之變,這是走向先天不滅的根本。
將在這天之下的假道如何化成先天不滅的真道,這是他要做的。
天是因,地是果,這天地實際上就是一個因果,邁出這因果烘爐,他想見到的,是這天之外的真道,又是何等的道則。
真與假,是更深層次的感悟,尋常之人根本就沒有資格與機會去摸索。
這已然是觸及到了天道的邊緣,再進一步,則直指核心。
“有許多東西都是假的,不知道那時間,是不是真的。”
葉知秋隨意找了個地方,盤膝而坐。
他的一雙眼,可觀星域變化。
在這一刻,他似乎坐在朱雀圣宗的大地上,實則,他坐在了這片星域的頭頂。
他的屁股下邊,是這整片的星域。
無數的修士,無數的星球,都在他的眼睛下。
他閉著眼,尋求這天地之間無盡的變化。
也是世間的變化。
時間,無處不在。
不僅存在于這個世界,亦存在于所有的世界里。
它無聲無息,改變著整個世界,改變著無盡的空間里所有的一切。
乃至高大道之一。
葉知秋就這么坐在那里,感受著無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