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有多少可以永恒不滅的大道?
這種大道,即便經歷時間之磨礪,歲月之流逝,依舊鑲嵌在一個人的記憶中。
甚至,這個人的一部分已經是這種道則。
即便他人道則攻擊而來,自身與這種大道依舊永恒不變,不為其他的道則磨滅。
那些平日里從別人處隨隨便便學來的神通,肯定不行。
葉知秋看著自己的那一個粒子,當他靜止了周圍的時間,唯有自己可以運動的時候,他將自己記憶的一部分緩緩伸進那種道意攻擊中。
這是由被動變主動,進而讓敵人的攻擊升華自己的道意。
最先學習的那些武功無法承受道意的攻擊,無論煮雨道長傳下的太極,還是其他世界學來的神鬼七殺令,在這種道意攻擊下無法長久。
葉知秋發現自己的那一個粒子忘記了這些武功,但是他這個本體還記著那些武功。
這種感覺很奇怪,很矛盾,兩者之間出現的信息發生了偏執。
葉知秋心意微動,那個粒子的腦海中便又出現了太極的記憶。
然后,又被忘卻。
然后,又被重啟。
這種重啟的記憶過程里,煮雨道長傳下的太極漸漸不再,它與葉知秋后續學的那許多有關太極的記憶混合在一起,最終化作了太極玄清道的樣子。
而最開始的太極,已經不在了。
這是忘卻,也是進步。
即便如此,太極玄清道在這種道意的攻擊下也被忘卻。
若不是葉知秋以自身已經控制了時間,又有本體在身,太極玄清道,他真的會忘記。
再一次,太極玄清道的記憶由本體而至那一個粒子。
千錘百煉。
千萬次忘記,千萬次重生。
到了最后不被那種道意所覆滅的時候,它已經由太極玄清道變作了太極之道。
無極生太極,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這個詞因著近現代的太極而廣為流傳,但太極的本意卻蘊含著至高無上的道則。
這種道則,不是老者的道意所能磨滅的。
在老者道意的磨滅下,太極之道意第一次站住了腳,落在了葉知秋的全身。
第二個站住腳的是八卦道意。
這是葉知秋從仙界世界太昊伏羲那里學來的道則。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是宇宙中的八種力量,生生不息,永恒自在,難以磨滅。
劍道,隨著千百次的磨礪,最終也站住了腳。
劍,起源很簡單,是后天而成,并非先天之道,如獨孤劍法,奪命十五劍,武當劍法,這些劍法在真正的道意面前實在弱小不堪,便是風云世界那主動的劍意,又怎么能夠抵擋道意的侵襲?
葉知秋的那一個粒子忘記了許多次,又重新記得了許多次。
最終,有一道劍型符文顯現虛空之中,面對著那種道意侵襲,難以磨滅。
還有許多道意,在那剎那的光環,被磨滅了許多次,又重新被記憶,又被忘卻。
真有那種難以記憶的小神通,也沒必要去試了。
當然,盤古斧意,枯榮大道,他并沒有用出,這些道則不用試,他便知道結果。
最后,葉知秋將停滯的時間化作匆匆而逝的流逝,那道意漸漸消失了。
在消失的那一瞬間,老者的作用也到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