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結果出爐,馬布里顯得非常激動與興奮。
他太想和范希成為隊友了。而且,‘漢堡聯盟’隊的NBA球星沒有真正的控球后衛,丹尼安吉和喬杜馬斯都不是以控球著稱,反觀鯊魚新星隊那邊,卻有一個正牌的NBA準全明星控衛、肯尼安德森。
從紙面實力上看,鯊魚新星隊顯然更強。
他們陣容更齊整,而且有鯊魚這個禁區巨無霸在。
好在規則比較人性化。
鯊魚新星隊的NBA球星每人的上場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
漢堡聯盟隊這邊因為球員只有7個,所以,NBA球星的每個NBA球員的上場時間能達到26分鐘。
這其實是一個很公平的舉措。
確保每一位‘練習生’的上場時間至少能達到33分鐘以上。
6月12日。
在NBA總決賽正式開打前一個晚上,麥迪遜花園球館人聲鼎沸,上座率高達九成。
雖然說主辦方承諾所有門票收入都會捐贈給關愛青少年籃球基金會,但球迷都是真金白銀掏錢進來的。
今晚的球迷群體非常年輕,有很大一部是高中生或者大學生,并且年輕的女性占比不小。
可見…這次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影響力有多么驚人:它們將非籃球族譜的觀眾帶進了球館。
范希在進場熱身的時候就聽見不少對自己高喊加油的聲音,他顯得有些不太適應。
倒是‘紐約之王’馬布里很享受這種氛圍,他不僅親自走到場邊給那些球迷簽名,還將范希拉過去簽名。
漢堡少年一過去,立即引發騷動。
由此可見,范希的人氣是遠高于斯蒂芬馬布里的。
幸虧電視臺沒有開通場外人氣投票,否則范希絕對會以‘斷層流量’的實力舉起價值五萬美金的獎杯。
CBS和美國有線電視臺都對這場比賽進行全美直播。
在比賽開始前,范希接受了兩家電視臺的訪問,他和馬布里坐在一起。馬布里滔滔不絕,他顯得很安靜,回答問題總是很簡潔,從不拖泥帶水。
馬布里卻是流云行水,一波鬼刀走位,搞得記者們摸不著頭腦。
也不知道馬布里到底是來談論他的家族奮斗史的,還是來參加比賽的。
反正,馬布里繞了一圈,核心思想還是:我要打敗肯尼安德森,我才是紐約出產的最佳控衛。
范希的目標其實更簡單。
他想繼續在這場比賽發揮出色,他要再次為艾弗森做出呼吁,要讓更多人關注到這件事情上來。要讓弗吉尼亞感受到來自紐約的壓力,迫使他們做出改變的決定。
嘀!
哨聲很快響起,比賽開始了。
……
……
……
【今天整理了半夜的大綱,熬了個通宵。現在思路很清晰,但是身體很疲憊。要去睡一會兒了。下午起床就把這段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