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光從外表和行為來看,很難看出李小象的這一特質。
洗了澡,舒舒服服坐在書房的涼板靠背老板椅上,腿一蹬就到了一排書架前,右手一伸,從書架上取了一本書。
看看書名,居然是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翻翻后面,還是華夏書局點校本,五十多年的版本了,雖說不是什么明清出的版本,也稱不上什么古董,但也是難得可貴的珍藏了。
看書,李小象是很認真的,每一頁看過去,都要仔細品味,口干了,伸手喝一口泡好的菊花茶。
空調開著,別墅內的氣溫控制在二十三度,乃是人體感覺最為舒適的溫度。
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李小象很快就看到了史記.三十世家.吳太伯世家處。
這篇文章記載了吳國從開國祖先吳太伯遠避荊蠻(約公元前十二世紀中葉)至吳王夫差亡國(前473),長達700年的一部吳國興亡史。
所謂的吳太伯就是指周太王公亶父的長子太伯,因為父親傳位于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
這不禁讓李小象想到了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吳越海戰,心下一動,就不由自主的將直接將文章翻到了介紹吳王夫差的部分。
“齊鮑氏弒齊悼公。吳王聞之,哭於軍門外三日,乃從海上攻齊。大敗齊軍,齊恐,殺齊間公,獻十六城,吳王乃引兵歸。”
就這么短短一段,讓李小象后背汗毛盡數豎立了起來。
這是什么鬼?
歷史變了!
他依然清晰的記得,這一段的原話應該是“齊鮑氏弒齊悼公。吳王聞之,哭於軍門外三日,乃從海上攻齊。齊人敗吳,吳王乃引兵歸。”
齊鮑氏就是齊國操縱朝權的權臣,其借用吳王伐齊的機會干掉齊悼公,自立為齊間公,吳王夫差借口為齊悼公報仇,從海上發兵齊國,最終被齊國擊敗。
可現在書上變成了吳敗齊,齊國上下惶恐干掉齊間公,向吳王夫差獻上十六座城池,方才使得夫差滿意而歸。
僅僅只是幾個字的變動,就讓歷史上的吳齊海戰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好吧,為了確定自己不會被書籍印刷上的低級錯誤所誤導,李小象用手機上網搜索了一下吳齊海戰。
甚至于在搜索了吳齊海戰之后,李小象又搜索了古埃及與赫梯之戰。
搜索的結果讓李小象呆呆的坐在那里,好久都沒有動靜。
心里多少將戰爭片段當成一種游戲經歷的李小象這個時候的感覺是很難言語的。
有些惶恐,有些不安,但更大的卻好似興奮。
古埃及與赫梯的海戰結果也改變了,原本勝利的古埃及敗了。
當然,就算是如此,古埃及的敗退也沒影響到之后雙方簽訂和平盟約。
那份號稱世界上最早的軍事外交條約,赫梯文版的楔形文字泥版現依然收藏在柏林博物館。
不管怎么說,時間要流逝,日子也得過去。
次日清晨剛起床,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李小象就接到了張嘯天的電話。
這次則是在雙都市名氣頗大的金陽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