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主線任務的獎勵較之上次戰爭片段都大幅削減,而真正價值高的則是幾個支線任務。
譬如支線任務二,支線任務四,完成之后分別給予1200,1000個人積分。
除此之外,懲戒背叛的戰神之子這個支線任務三讓李小象想到了上個戰爭片段里守衛波塞冬神廟的任務。
但就整體而言,這次戰爭片段的難度似乎被削弱了。
好吧,不管怎么說,如果真的削弱了難度,李小象感覺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新人容易適應一些。
“期待你們能夠存活下去,10,9,8,7........”
隨著倒計時開始,李小象隨即下達了命令,此時張嘯天也回到了掌舵手的位置,負責蒸汽機的幾個哥們急忙生火,以便讓蒸汽機能夠快速運轉起來。
倒計時結束,整艘艨艟微微一震,新的戰爭片段開啟了。
遠處的雙方艦隊正在排列陣型,迦太基艦隊排列成為長長的一排,這是他們慣用的陣型,而古羅馬一方排列則為兩排,極度不科學的陣型。
但沒法,誰讓古羅馬一方陸戰比較厲害,對海戰不擅長,指揮戰斗的艦隊統帥自然就習慣性的將戰船按照陸戰來排列,以求增加沖鋒時的陣型厚度。
如果不是三排,四排在海戰上完全無用反而會造成陣型混亂的話,指不定他們就會這樣干了。
光從這一點來看,迦太基就占據了比較大的優勢,可偏偏那位古羅馬執政官杜伊利烏斯能夠當上執政官絕非庸才,他腦門一拍,靈光一閃,就造出了烏鴉吊橋這樣的海戰大殺器,抵消了己方的劣勢,將陸戰的優勢給發揮了出來。
這么說吧,杜伊利烏斯這個靈光一閃出來的造物完全打在了迦太基的軟肋上!
眾所周知,迦太基乃是一個以商業立國的國度,其雖說極為強盛,但其致命之處就在于他們是商人國度!
而商人永遠都不會是一個好戰士!
譬如后世的榻榻米軍團,大板軍團等等都是如此!
而迦太基更是如此,其甚至于在建國之初的長時間里沒有屬于自己的正規軍,一直依靠雇傭兵打仗,直到波斯之王開始征伐古歐洲,迦太基加入波斯軍后,目睹眾多強大的希臘城邦在波斯大軍的征討下一一滅亡,這才讓迦太基那些貪婪的長老們生出了籌建自己軍隊的念頭。
當然,即便是如此,真正屬于迦太基的正規軍依然是少數,畢竟任何軍隊的建立都需要花費無數金錢和精力,至少在古代是如此。
與消耗頗大的正規軍相比,便宜且不用付出任何撫恤金的雇傭兵就太好用了。
實際上就包括現在這支龐大的迦太基艦隊里面,都有超過一半的雇傭兵存在。
如此,迦太基軍隊的戰斗力是可以想象的。
與從生下來就進行斯巴達式訓練的古羅馬人相比,迦太基人在戰斗上就是渣渣。
這也是為什么,烏鴉吊橋這玩意被發明出來之后,縱橫地中海地區的迦太基艦隊就頻頻蒙受重創的主要原因了。
要知道,烏鴉吊橋也不是什么神器,其僅僅只是提供了一個可以通往敵艦的穩定通道罷了,真正的戰斗還是得靠士兵一刀一劍的殺出來。
趁著雙方尚未列好陣型,李小象督促著水手們將艨艟發動了起來,朝著古羅馬艦隊的側面迅速駛去。
之前他也想過通知迦太基艦隊對烏鴉吊橋做出應對,但考慮到一個問題之后,他就沒有這個打算了。
第一次遇到烏鴉吊橋被吊打得悲催無比,還情有可原,但之后迦太基與古羅馬可是爆發了好幾次海戰,次次都被吊打就說不過去了。
迦太基的將領再傻也知道變通應對吧,可偏偏就是對烏鴉吊橋沒法,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迦太基士兵打仗真心不行,帶隊的將領又不是特別突出厲害,就造成了這樣的結局。
因而想要勝得這場海戰,李小象他們就需要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戰力,才能夠扭轉局面!
不得不說,裝上蒸汽機的艨艟速度的確很快,一鏟鏟優質的動力煤被送入燃燒室內,蒸汽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轟聲,位于船尾水下的螺旋槳快速的旋轉著,讓艨艟的速度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