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權限審核通過!”
“滴!下個戰爭片段時間段為公元18(防屏蔽)94年7月25日清晨到18(防屏蔽)95年4月17日!戰爭片段開啟區域為鮮島豐島西南海域。完成主線任務可提前撤離該戰爭片段。”
嗯,消耗200艦隊積分所獲得的情況很簡單,系統僅僅只給了時間,地點。
但此時李小象的腦海則迅速轉動了起來。
實際上,很多查詢戰爭片段的情況,系統給出的東西也就這么一點。
但結合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這點情況也能夠讓人猜出一些東西了。
李小象的知識技能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作用。
很快,他就將發生在公元18(防屏蔽)94年到18(防屏蔽)95年之間,位于鮮島豐島西南海域的事件梳理了一遍。
結論則只有一個,豐島海戰!
嘶!李小象此時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后背脊柱就好似一股電流竄上,整個人都處于一種莫名的震撼之中。
光說豐島海戰的話,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知道這到底是一場什么樣的海戰。
但如果點明其乃是甲午戰爭的開端,每一個華夏人都明白這里面蘊含的沉重!
整場甲午戰爭正是從公元18(防屏蔽)94年開始,到18(防屏蔽)95年華夏國以戰敗簽訂恥辱條約結束!
整個戰爭的由來,經過以及結局,就不用多說了,在歷史課本上已經寫得很詳細。
但需要說明一點的就是,這場戰爭給華夏民族帶來了空前危機,使得世界各大列強看到了當時清廷的懦弱虛弱,從而引發了后續一系列的各方面入侵,和國則借著簽訂馬關條約而索取的兩億三千萬白銀戰爭賠款,從而強大起來,踏上了列強之路!
要知道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的十多年時間里,清廷的海軍實力與和國相比,一直處于優勢位置。
和國恐懼定遠,鎮遠兩艘巨艦頗深,甚至于在教科書本印上兩艦的圖樣,以警惕振奮國民的斗志。
到了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和國提前完成了十年擴軍計劃,海軍實力方才堪堪超過。
但在獲得兩億三千萬白銀賠款后,和國將其百分之八十四點六用在了軍事擴充之上。
其中海軍的直接投入就有七千三百萬兩白銀,這能造多少戰艦出來?
按照定遠,鎮遠兩艦的平均造價,可以造五十多艘出來!
這也奠定了之后和國對熊國的勝利。
總之,在李小象看來,和國之后能夠崛起基本上就是靠著啃食華夏的血肉而來,而甲午戰爭則是每一個華夏人心里抹之不去的傷痕!
任何一個正常的華夏人,在看到甲午二字時,都不會視若無睹。
但問題就在于,這場甲午戰爭已經算得上是鐵甲艦之間的最后較量了。
因而李小象如果造一艘千噸級別的鐵甲艦加入到這次的戰爭片段里,那就是去送菜!
要知道,在這場戰爭里,千噸級別的戰艦真的只能算是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