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要再不去救,就真完了!
袁應泰連忙命總兵童仲揆和陳策率川軍白桿兵和戚家軍前去支援,并通令遼沈一線奉集堡、虎皮驛等各鎮總兵速速出兵,予以配合。
結果,總兵童仲揆和陳策率軍疾行兩天抵達沈陽城南不到十里的渾河南岸時,沈陽城已經被攻破,而其他各路援軍卻是磨磨唧唧不見蹤影。
這時候,他們如果退回遼陽,或許,遼東局勢還能穩住,畢竟,有白桿兵和戚家軍這兩支精銳協助守城,努爾哈赤就算本事通天也打不下遼東首府遼陽。
奈何,總兵童仲揆和陳策征求眾將意見的時候,游擊將軍周敦吉等皆義憤填膺,誓要趁建奴立足未穩,與建奴血戰,奪回沈陽。
童仲揆和陳策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沖過去,決一死戰!
他們并不是被熱血沖昏了頭腦,魯莽行事,主要,當下的形勢逼得他們不得不這么做。
要知道,戚家軍和白桿兵基本都是步卒,而建奴,自從上次薩爾滸大戰繳獲了明軍精銳的三萬余匹戰馬之后騎兵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四五萬之眾。
他們要是掉頭就跑,建奴的騎兵很有可能會追上來撿便宜,到時候如果來不及結陣,那就是一場大潰敗,而且極有可能被建奴殺得全軍覆沒。
所以,他們還是選擇了主動沖上去,與建奴正面對決,這樣一來,只要援軍能及時趕到,他們還真有可能趁建奴立足未穩奪回沈陽。
此時,馬千乘心里已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小王爺都說了,不可輕敵冒進,不要魯莽行事啊!
他們總共才七千人馬啊,對面的建奴可能七萬都不止!
小王爺算的應該就是這里了,如果建奴全部圍上來,戚家軍還真有可能全軍覆沒。
至于什么援軍,至少這會兒他們是沒看見援軍的影子。
可惜,他不是主將,要他是主將的話絕對會想辦法撤走。
他很想提醒一下童仲揆和陳策,但是,他又怕擾亂了軍心。
無奈之下,他只能依令行事,率軍先行過橋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才剛率軍從狹窄的石橋上渡過渾河,戚家軍戰車正在擠在石橋上緩緩過河之時,建奴突然分出一股騎兵,從沈陽城方向猛沖過來!
原來,努爾哈赤見明軍援軍抵達,在遠處觀望了一陣,隨即便掐準時機,派出正白旗將近六千騎兵,準備給白桿兵和戚家軍來個半渡而擊。
隨白桿兵渡河的總兵陳策見狀,連忙下令道:“馬將軍,快,結陣阻擊,我帶戚家軍退回南岸布陣。”
說完,他便打馬直奔橋頭,命戚家軍趕緊將戰車推回南岸布陣。
馬千乘見狀,也不及多想,當即便下大吼道:“快,祥麟、邦屏、民屏,率手下人馬,背靠河岸,布陣。”
說完,他便帶著手下一千白桿兵往前方沖去。
前面,建奴騎兵離他們已然不到一里,肉眼都能看見,人家正卸下長弓,準備放箭了。
馬千乘連忙抬手道:“停,列陣,龜甲,御。”
“喝。”
他身后一千白桿兵齊聲大吼,飛快的聚集在一起,五人一列,分別前蹲、半蹲、趴背、俯身、直立,五塊小圓盾頓時排成一個圓弧,兩百來個圓弧擠成一排,還真的如同龜甲一般。
這時,建奴前排的騎兵已經開始放箭了,“嗖嗖嗖”一陣箭雨落下,“噗噗噗”川軍白桿兵的盾陣頓時被射成了刺猬。
不過,沒關系,這一輪箭雨并沒有給他們造成任何傷亡。
馬千乘揮槍掃落幾根射向他的箭矢,隨即便長槍一挺,大喝道:“所有人,白桿前探,準備。”
“哈。”
四千白桿兵齊聲大吼,飛快的列成四個橫向方陣,那白桿長矛頓時如林般刺了出來。
此時,建奴騎兵距他們已經不到五十步,滾雷般的馬蹄聲震得他們腳下的地面都顫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