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結束,其實還有很多善后事宜要處理,比如計算軍功,發放獎勵,又比如撫恤陣亡將士,還有處理俘虜等等。
這會兒,其實什么軍功獎勵,什么陣亡將士撫恤就不用去想,因為朝廷壓根就不可能發這些東西,特別魏忠賢當權以后,他手下那些貪官污吏甚至連邊軍將士的糧餉都不發了,整得到處兵變。
比如,天啟朝的福寧兵變,崇禎元年的薊州鎮兵變、寧遠兵變,固原兵變等,都是因為不發糧餉所致。
據史料記載,糧餉欠的最久的就是駐扎在寧遠的湖廣兵,他們是連續四十多個月沒拿到糧餉,都被逼得去山中打獵來填飽肚子了,這么搞,他們不鬧兵變才怪。
又比如,闖王李自成原本就是甘州兵的把總,因為朝廷不發糧餉,甘州兵在崇禎初年也反了。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現欠發糧餉這檔子事,李自成很有可能一直逍遙自在的當著甘州軍的把總,根本就不會想著要造反,可以說天啟和魏忠賢這是直接挖了個坑把崇禎給埋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暫且就略過不表了。
朱器圾為了提振軍心士氣,那可是不惜血本。
五百萬兩就五百萬兩!
畢竟,銀子沒了還可以賺,要是軍心士氣沒了,那可就完了。
跟馬千乘等人商議過后,他便開始著手統計軍功,發放獎勵,撫恤陣亡將士了。
他首先發放的是陣亡將士的撫恤,每個人一百兩,直接一個清單發回浙川,讓孫繼文將銀子發放到他們家人手里。
為了紀念這些陣亡將士,他還特意讓人在重慶府城外的牛角山下修了一個陣亡將士陵園,給每一個陣亡將士都立了墓碑,以方便他們的家人來祭奠。
緊接著,便是軍功獎勵了,每殺敵一名獎勵五十兩,每俘虜一個敵人,也是五十兩,先登城墻,獎勵一百兩等等,只要記錄在案的,不管多少,都發!
不過,這個都發并不是馬上就發,畢竟,他不可能帶著這么多銀子來打仗,而且,五百萬兩銀子要運過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想把銀子給家人的,他可以列個單子,直接讓郡王府發給其家人,如果想自己拿著銀子的,那就得等上一兩個月,等銀子運過來再說了。
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吧銀子給家人,畢竟,他們正在外面打仗呢,身上帶不了那么些銀子。
就這一個決定,他這幾年積累起來的銀子又差不多一把花光了,不過,他一點都不心疼。
還是那句話,銀子沒了,可以再賺,軍心士氣要沒了,那就完了。
這一下手下將近四萬將士簡直樂開了花,要知道,很多人殺敵都不止十個啊,也就是說,軍功多的一次就能領到幾百兩甚至上千兩,而一般將士平均下來每人差不多也有上百兩,基本上,有了這些銀子他們的家人便能衣食無憂了,他們不樂開了花才怪。
一時之間,他手下的將士皆是士氣高漲,只想著打仗。
但是,緊接著,朝廷卻是一盆涼水潑下來。
馬千乘和劉若愚把奏折遞上去以后,內閣和兵部的行文倒是很快就到了。
他們都不吝嗇口水,大肆夸獎了馬千乘一番。
不過,也就口頭嘉獎而已,糧餉還是拖著,首功獎勵和陣亡將士撫恤只字未提,甚至,就連給馬千乘升個掛名的左都督他們都不愿意。
他們就一個意思,馬千乘,你干得很好,趕緊的,繼續出兵,往成都打啊!
我去你嗎的!
馬千乘看罷,氣得錯點沒把內閣和兵部的行文給撕了。
要不是有小王爺兜底,這四萬大軍豈不得餓死!
朱器圾看罷,卻是陰陰一笑。
不給糧餉是吧?
好,那就不要怪本王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