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王二起義,帶著數百災民殺了知縣張斗耀,隨后開倉濟民,轉戰渭北各地,攻城奪寨,斬殺惡吏,打富濟貧,以致三秦大地饑民紛紛響應,起義軍如同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這個時候,大明朝廷是什么反應呢?
大明朝廷的反應很奇怪,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反應!
要大明朝廷認真對待,王二這數百人算什么?
要知道白水以北,不到百里就是大明九邊重鎮之一的延綏鎮,那里的邊軍,少說也有數萬。
只要隨便派個幾千人,兩三天便能趕到白水,那時候,王二就算聚集幾萬饑民都干不過。
問題,大明朝廷就是沒什么反應,延綏鎮的邊軍根本就沒有接到命令。
天啟在干什么呢?
九千歲魏公公又在干什么呢?
天啟在干什么不得而知,因為這時候世人都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了,整個朝堂都是魏忠賢一個人說了算,天啟就跟消失了一般。
至于魏公公為什么不管西北的農民起義,主要是他沒空。
因為他正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為了這件事情,他可是暗中籌劃很久了。
大明朝堂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怪事也跟他籌劃的這件事情有關。
比如,魏忠賢用人就讓人無法理解。
他重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崔呈秀;
太子太傅、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書吳淳夫;
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周應秋;
戶部尚書徐大化;
刑部尚書薛貞等等,這些都是朝中出了名的貪官污吏啊!
而且,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貪,他們都是貪得無厭,貪到被革職查辦,只能向他搖尾乞憐才得以繼續留在官場的那種。
如果這些人光是貪也就罷了,問題,這些人還是出了名的無德無能無恥之徒。
他為什么要重用這些人呢?
難道他無人可用嗎?
當然不是,投靠他的能人多了去了,像姚宗文、劉國縉、魏應嘉、徐景濂、賈繼春、楊維垣等等投靠他的齊楚浙黨,一個個可都是官場老手,貪雖然也貪,能力還是有的,他為什么不重用呢?
還有,熊廷弼本就不是清流也不是東林而是楚黨,跟他可以說是一伙的,袁崇煥也曾費力討好他,為他建過生祠,這些有功之臣,他還是拒之門外。
他要是能重用哪怕一兩個能臣干吏,大明或許就不會衰亡的這么快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他的大干兒子,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崔呈秀,身居高位,執掌天下兵馬,干了些什么?
遼東建奴肆虐、西南土司叛亂,西北農民起義,這家伙都不管,就知道陷害清流和東林!
他當初如果重用楚黨中堅熊廷弼,將其提拔為兵部尚書,最起碼,沈陽、遼陽、廣寧等就不會丟失,以熊廷弼的能力,不說將建奴消滅,慢慢奪回撫順和鐵嶺,將建奴趕回老家去還是不成問題的。
魏忠賢如此用人之法,著實讓人費解,他難道不知道這些無德無能無恥之徒皆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嗎?
還有,魏忠賢瘋狂搶奪軍功之舉也令人無法理解。
為了搶奪東南軍功,他把浴血奮戰,趕走海上霸主荷蘭人的福建巡撫南居益革職查辦。
為了搶奪西南軍功,他不顧軍心士氣,搞得貴州軍、云南軍皆不愿聽令跟進,直接害死了貴州巡撫王三善和五省總督蔡復一。
為了搶奪遼東軍功,他把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的有功之臣袁崇煥和孫元化等氣得全部辭官返鄉,撂挑子不干了。
他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難道就為了讓他的侄子侄孫全部加官進爵,位列公侯?
難道就為了親情?
親情在他眼里就是個屁,他要講親情就不會把自己的妻女賣了還賭債了!
還有一件最為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天啟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