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這會兒的確很頭疼,因為天啟和魏忠賢給他留下的攤子太爛了。
他接手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爛攤子呢?
大明這會兒可謂天災**,連綿不絕,烽煙四起,天下大亂。
遼東建奴肆虐,西北農民起義,西南土司叛亂,東南海盜猖獗,這些,天啟和魏忠賢壓根就沒管過,全都得他來收拾。
更讓人頭疼的是,因為魏忠賢不給邊軍發糧餉,這會兒邊軍都炸鍋了,寧遠兵變,薊州鎮兵變,甘州鎮兵變,到處都是兵變,大明邊軍都快造反了。
問題,他還沒錢,因為國庫早被閹黨給貪得空空如也。
據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畢自嚴清查,國庫不但沒一兩銀子,還倒欠朝堂和地方官員一百多萬兩俸祿,就這,還沒算欠幾十邊軍的糧餉呢,天啟五年之后,邊軍基本就沒發過什么糧餉!
這些都是真的,崇禎一點都不懷疑,因為畢自嚴的親弟弟畢自肅就在寧遠。
寧遠兵變,嘩變的士兵直接逮住巡撫畢自肅,逼其親兄戶部尚書畢自嚴給他們發糧餉。
奈何,畢自嚴實在是找不來銀子給他們發糧餉,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親弟弟被兵變的將士打死!
可見,國庫真空了,戶部真調不出錢糧來,要不然,畢自嚴怎么都不可能這么冷血。
崇禎這會兒真是頭疼無比,他可不想混日子,他還想中興大明呢。
所以,閹黨還沒清理完,他就不得不著手處理這些問題了。
崇禎元年五月,他擢原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楊鶴為三邊總督,赴西北清剿亂賊。
崇禎元年六月,他擢原四川巡撫朱燮元為兵部尚書,五省總督,赴貴州平定土司安邦彥和奢崇明叛亂。
崇禎元年七月,他擢原遼東巡撫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負責對付建奴。
崇禎元年八月,他擢原山東布政使熊文燦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福建巡撫,負責剿滅東南海盜。
有一說一,崇禎這個人雖然瘋狂了一點,但的確是個負責任的皇帝,他是真的想中興大明,為此,他經常廢寢忘食,幾天幾夜都不睡覺,而且,他相當的節儉,在位十七年,皇宮他都沒修繕過一次,很多地方漏雨了他都沒管,他自己身上,除了龍袍,其他衣服基本都打著補丁!
奈何,他接手的時候,大明都已經爛透了,遼東、西北、西南、東南,到處都是反賊,九鎮邊軍也因為沒有糧餉而時時嘩變,要想剿滅反賊,撫平兵變,都需要錢啊!
大明一年的稅賦才四百多萬兩,光是遼東又或西北任何一處都不夠,這錢從何來?
崇禎這會兒真的是焦頭爛額,巡撫總督他是派出去了,奈何剿賊平叛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像遼東的建奴和西北的反賊,從他繼位開始一直延續了十多年都沒有平息,每年所需要的糧餉都是上千萬兩計,這錢從何來啊!
糜爛不堪的形勢逼得他不得不加征遼餉、練餉、剿餉,臭名昭著的明末三餉就這么被逼出來了。
他就如同飲鴆止渴一般,一次又一次的加征三餉,一次又一次的平叛,從而逼得老百姓無路可走,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造反。
可以說,從一開始他便陷入了惡性循環,走上了不歸之路。
他,就算是再瘋狂,也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