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城西北面的平原上,朱器圾正帶著一隊密衛和幾個老練精干的將校在野草叢中小心的前行著。
每走過一段距離,他便會蹲下來,扯起一把野草,仔細檢查一番草根和上面附著的泥土。
不過,每次他都會微微搖搖頭,把手中的野草一丟,然后站起身來,掏出望遠鏡,四處張望一番,再選定一個方向,帶領大家繼續前進。
也不知走了多遠,他終于發現一片野草相當茂盛之地,而且,下面的土壤也非常的肥沃。
他又在四周轉了一圈,拔了幾把野草仔細看了看,這才揮手道:“叫人過來,把這片野草全拔了,準備翻地。”
幾個將校聞言,連忙撒開腿往回跑去。
沒過多久,幾個將校便帶著上千青壯浩浩蕩蕩的跑了過來。
朱器圾大致比劃出一個范圍,幾個將校便指揮手下青壯開始拔草了。
他們拔的相當認真,每一把野草都是連根拔起,不留一點根莖,而且,拔出來的野草他們都整齊的擺放在一邊,就像曬薯條一般。
朱器圾也沒閑著,趁這些人拔草的功夫,他又在附近仔細搜尋起來,不過,這次他找的不是沃土,而是水源。
這片平原上河流水系還是相當多的,沒過多久,他就找到了一條不小的河流。
他又命密衛將幾個將校叫過來,帶著他們細細的規劃起引水渠的走向和大小深淺來。
上千青壯忙活了大半天,百余畝荒地上的野草便被他們拔了個精光,拔出來的野草都堆出了好幾個比人還高的草垛。
第二天一早,朱器圾又領著這上千青壯,帶著鋤頭、犁耙和耕牛跑過來開始翻地,挖引水渠了。
眾人又忙活了一天,百余畝荒地便被劃成了豆腐塊一般的良田,引水渠也將附近小河里的水引過來,流進了開墾好的良田里面。
第三天一早,朱器圾又領著大家帶著鋤頭將已經泡軟的泥土細細翻了一遍,直到所有的泥土都被翻成了泥漿狀,他才讓大家將這些泥土隆成一條條半丈左右寬的泥壟。
緊接著,他又帶領大家在泥壟上均勻的撒上配好的土化肥,然后又將浸泡出嫩芽的良種均勻的播種在泥壟上,并在上面蓋上曬枯的野草,又在泥壟邊上插上竹條彎出一排排大約一尺高的圓拱,然后又在圓拱上蒙上了便宜的棉布。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足足花費了上十天時間。
如果種地這么種的話,上萬青壯估計都種不出一萬畝地來。
他為什么要把原本簡單的載種水稻搞得這么復雜呢?
其實,他并不是在載種水稻,而是在育苗。
這么育苗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培育出來的禾苗卻比這時候的人用土辦法培育出來的禾苗要好得多。
當然,這么點禾苗根本就不夠幾十萬畝甚至上百萬畝地用,按照禾苗插播的間距計算,一百余畝種苗能插出五千畝左右的地來就算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