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器圾正逐漸解決糧食問題,準備揭竿而起的時候,崇禎卻是快把自己給玩死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大明最后的希望就是盧象升和孫傳庭這兩人,而這會兒盧象升已經被害死了,孫傳庭也快了。
盧象升死了,建奴還在山東、河南、北直隸肆虐,貌似一點走的意思都沒有。
怎么辦呢?
崇禎無奈,只能調剛剿滅闖王李自成部的孫傳庭來主持大局了。
如果他吸取教訓,給孫傳庭足夠的權力,將各路勤王人馬全部交給孫傳庭指揮,孫傳庭估計能讓皇太極吃個大虧。
可惜,他還是一點不記教訓,或者說,他壓根就不知道盧象升是楊嗣昌、薛國觀和高起潛合謀害死的,他竟然還是老辦法,讓楊嗣昌督師,讓高起潛監軍!
孫傳庭倒是吸取了教訓,他知道光憑手下幾千秦軍根本不是建奴的對手,如果跟盧象升一樣不吭氣,恐怕很快就會被楊嗣昌和高起潛這幫家伙玩死,所以,他當上總督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請求面見崇禎,商討軍國大事。
這擺明了就是要奪權啊,如果讓他痛陳厲害,把崇禎給說服了,甚至把他們合謀害死盧象升的事給捅出來,那還得了!
絕對不能讓他見崇禎!
楊嗣昌、薛國觀和高起潛又聯起手來,百般阻擾,在崇禎面前瘋狂進讒言,就是不讓孫傳庭進京面圣,甚至,就連孫傳庭的奏折都被他們扣了好幾封。
這就是外臣與內侍勾結的可怕之處,崇禎這個當皇帝的基本變成了聾子和瞎子,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也分辨不出誰忠誰奸。
孫傳庭見不著崇禎,要不到兵權,怎么辦呢?
他謹記盧象升的教訓,堅守東安、武清、薊州一線,就是不出去跟建奴主力打。
這樣一來,建奴是拿他沒辦法了,秦軍本來就猛,這會兒又守著堅城不出來,誰敢去打?
要是真跑去打,恐怕損失幾萬人馬都不一定拿的下!
他這么做本來也無可厚非,因為他手里頭沒兵啊,他如果率幾千秦軍去跟建奴主力拼命,那豈不跟盧象升一樣,死定了。
而且,崇禎是讓他來拱衛京城的,他守住東安、武清、薊州一線,建奴就沒法靠近京城,這樣一來京城就是絕對安全的,他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至于河北和山東,他是想救,卻沒辦法去救,因為各路明軍都不敢招惹楊嗣昌和高起潛,根本就沒人聽他的。
他就這樣熬了將近三個月,建奴終究是熬不過他,撤回關外去了。
這次京城之危就算是這么解除了。
他雖然沒跑去跟建奴主力決戰,但是,僅憑幾千人馬卻守住了京城外圍,沒讓建奴靠近京城,這應該算是有功無過的。
而且,按常理來說,拱衛京城的任務完成了,他也應該回京述職了。
但是,楊嗣昌、薛國觀和高起潛就是不讓他進京,甚至,這幫家伙還一個勁的在崇禎面前說他壞話,讓崇禎懲處他!
崇禎這個糊涂蛋,竟然還真聽信一面之詞,多次下旨問責,問他到底怎么回事,為什么坐視山東和河北被建奴鐵蹄蹂躪。
孫傳庭這個冤屈啊,都沒法說了。
有時候人心情不好就容易生病,孫傳庭屢立奇功卻被人這么污蔑,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很快,他便病倒了,咳得厲害,甚至把耳朵都給咳聾了。
崇禎是被楊嗣昌和高起潛等人堵住了耳朵,聽不到忠良之言,他卻是真的耳聾了,聽不見聲音了。
這會兒建奴也撤走了,他又病得如此厲害,而且,崇禎就是不見他,他請個假,回去養病應該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