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朱器圾并沒有因此而開心,他還是滿臉陰云密布,愁眉不展。
幾個月對他來說并沒有多少意義,他要的是長治久安啊!
只有讓老百姓自己能養活自己,這天下才會太平。
問題,怎么讓老百姓自己養活自己呢?
這天,他又帶著李巖、李精白、宋應星等人來到了汝州州城附近的田地里。
汝州州城附近的老百姓差不多都分到田地了,他們也開始在田地里耕作了,不過,他們種的并不是小麥和稻谷,而是紅薯和土豆,因為這會兒早過了小麥和稻谷的載種季節了,而且,這會兒汝州的旱情也比較的嚴重,田里基本栽不活小麥,更種不了稻谷。
朱器圾看了看辛勤勞作的老百姓,又蹲下身來翻開地里的土看了看,眉頭不由越皺越深了。
這地也太干了,就算是把紅薯和土豆種下去,也不會有多少收成啊!
怎么辦呢?
他抬起頭來,正好看到一個干瘦的漢子挑著一擔水吃力的從不遠處走過。
這漢子雖然步履蹣跚,雖然累得滿頭大汗,卻依舊滿臉興奮之色。
因為他有地了,以后的日子有奔頭了。
朱器圾看了看那桶里的水,下意識問道:“他這水是從哪里挑來的?”
李精白不假思索道:“應該是從幾里外的北汝河里挑來的。”
噢,北汝河里還有水嗎?
朱器圾聞言,不由一愣。
他來的時候好像還經過了北汝河,不過,那個時候他急著教訓孫可望和李定國他們呢,并沒有怎么注意河里什么情況。
他的印象中,河里好像沒什么水了啊。
他想了想,隨即揮手道:“備馬,我們去北汝河邊看看。”
很快,密衛便牽來十余匹駿馬。
朱器圾直接帶著眾人打馬來到最近的北汝河岸。
他抬頭往河里一看,頓時目瞪口呆。
這北汝河怎么這么寬?
他印象中北汝河就幾十步寬,但這里的寬度百步都不止。
這會兒雖然大旱,百余步寬的河里還是有水的,而且水面寬度最少有二十步以上,也就是三十米左右。
他忍不住吃驚道:“這北汝河怎么這么寬?我們過來的時候也經過了北汝河啊!”
李精白回想了一下,隨即恍然道:“哦,王爺說的是那座橋所在的地方吧?這橋自然是修在河道最窄的地方。”
原來是這么回事。
朱器圾聞言,不由尷尬的笑了笑。
不過,他的眉頭卻已經舒展開來。
這水量已經足夠灌溉很多良田了,只要想辦法把水給引上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