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其他藩王基本上都是他們的長輩,如果他們的封地都比人家多了,還貪得無厭,瘋狂兼并土地,那就有點過分了,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土地沒人家多,才會如此瘋狂,如此理直氣壯。
這會兒,陜西、山西、河南幾乎到處都是藩王,比如西安府的秦王、太原府的晉王、開封府的周王、大同府的代王、彰德府的趙王、汝寧府的崇王、漢中府的瑞王等等,而這三省的良田大部分都被這些藩王給兼并了。
也就是說,這三省的老百姓手里根本就沒什么土地,所以遭遇天災之后,造反最厲害的就是這三地,沒辦法,活不下去了啊,唯有造反!
藩王兼并了如此多的土地,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造反靖難成功之后就收了他們手里的土地,分給老百姓嗎?
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當了皇帝都不可能!
崇禎已經夠瘋狂了,都不敢打這些藩王的主意,為什么?
因為這與最根本的禮法不符啊!
你連自己的宗親都不放過,你還有人性嗎?
沒人性你還有資格當皇帝嗎?
這年頭,不講禮法可不行,就算是皇帝,也得講禮法。
所以,崇禎不能這么做,他同樣不能這么做。
現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貌似就是讓李自成和張獻忠上!
不破不立,得讓李自成和張獻忠破了,他才有立的基礎!
也就是說,他不能再往北了,甚至,有藩王的地方他都不能去,他必須讓李自成和張獻忠去,只有讓李自成和張獻忠解決大部分藩王,大明才有涅槃重生的希望!
想通了這一點,朱器圾頓時覺得豁然開朗。
陜西、山西、河南是藩王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遭災最為嚴重的地方,其他地方,災情還沒汝州嚴重呢。
也就是說,只要將這三地讓給李自成和張獻忠,其他地方完全可以通過打土豪,分田地,興修水利,解決老百姓沒飯吃的問題。
這樣一來,他手里的糧食就比較的充裕了。
就好比這汝州,一開始他也就投入了不到十萬石的糧食,緊接著,通過打土豪抄沒的糧食足以保證老百姓幾個月的消耗了,而興修水利之后的汝州雖說栽種稻谷還有點難度,栽種小麥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這種情況下,他消耗的糧食就沒有預估的那么多了。
按汝州的情況,前期他只需投入幾萬石糧食,然后打土豪,分田地,然后推廣紅薯和土豆,興修水利,幾個月之后,打土豪抄沒的糧食消耗完了,紅薯和土豆基本上也出來了,他再提供點糧食賑濟一下,同時鼓勵老百姓繼續載種小麥,老百姓基本上就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這樣算下來,他準備的糧食救活上千萬人都不成問題,他自然不必再扣扣索索。
現在,關鍵的問題就是趕緊興修水利,讓老百姓能種出紅薯、土豆和小麥來。
所以,他才命人備上大量的白米飯和饅頭,甚至連土豆燉兔子肉都拿出來了,讓幫忙修渠的青壯吃個飽。
吃飽了,才有干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