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彈劾楊嗣昌的奏折是雪片般的飛向禁宮
崇禎直接來了個一概留中,不予處理!
最后,他被逼的沒法了,竟然把所有彈劾楊嗣昌的清流全部召進宮中,當眾宣布:“楊嗣昌系朕簡用,用兵不效,朕自鑒裁,況其尚有才可取。”
緊接著,他又訓斥上疏的清流:“爾等借機斥楊嗣昌,意欲沽名,本該重治,爾等又說朕庇嗣昌,姑饒這一遭。”
這他嗎是瘋到什么程度才會說出這種胡話?
他是饒了清流這一遭,老天爺這一遭卻不想饒過他了。
他正為了楊嗣昌在這跟清流硬剛呢,遼東突然傳來急報,建奴圍攻錦州,形勢萬分危急!
這下如何是好?
要知道,但凡能調動的明軍基本都被楊嗣昌調去圍剿反賊了,而且反賊是越剿越強,這會兒李自成已然拿下了河南重鎮洛陽,張獻忠也拿下了湖廣重鎮襄陽,如果再把圍剿他們的明軍調去支援遼東,那這天下恐怕就要落入反賊手中了!
崇禎怒了。
他竟然不顧一切,調集九邊八大總兵統帥最后十三萬邊軍精銳,奔赴遼東,誓言要跟皇太極一決生死!
這皇太極的確可惡,每次都好像在有意配合反賊一般,把大明朝廷當傻子玩。
每次反賊不行了,眼看著要被剿滅了,他就寇邊而入,直逼京城,逼的圍剿反賊的明軍不得不回師勤王。
每次反賊起來了,大明朝廷疲于應付之時,他就在遼東搞小動作,不斷蠶食關寧錦防線。
這一次,李自成和張獻忠都鬧得無法收拾了,他便趁機圍攻錦州。
崇禎焉能不怒?
他嗎的,韃靼瓦剌什么的朕都不管了,反賊朕也不管了,九邊重鎮朕也不要了,皇太極,朕跟你拼了!
應該說,這一次崇禎的確拿出血性來了,好樣的!
如果這一次十三萬邊軍精銳加上駐守遼東的關寧軍能一舉擊敗建奴主力,或許大明還能起死回生。
可惜,如此緊要關頭,他竟然還是將戰無不勝的孫傳庭關詔獄里面,不予啟用,反而讓只會吹牛的洪承疇來充當大任,統帥邊軍精銳跟建奴決戰。
洪承疇此人,不但無能而且無恥!
他和閹黨馮銓主編《明史》的時候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直接把跟他相關的那段歷史改得自相矛盾,亂七八糟。
說句不好聽的,大明跟建奴的這場決戰,他極有可能是內奸!
他極有可能是先跟皇太極談好了條件,然后便胡亂指揮將近二十萬明軍精銳去送菜。
要不然,十三萬邊軍精銳再加上五六萬關寧軍不可能連建奴一根汗毛都傷不到便莫名其妙的潰敗了。
關于這段歷史,他是怎么編的呢?
他竟然給自己編了個誓死不降的橋段!
你他嗎不是誓死不降嗎,怎么又降了?
你他嗎降了之后那是拼了命的率建奴大軍打自己人啊!
你這叫誓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