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帝可不是說我想當皇帝便成了,起碼得有國號有年號。
這國號就不用想了,既然是靖難,那肯定是沿用大明的國號。
這年號的話,朱器圾也早就想好了。
他毫不猶豫的道:“自即日起,改元永盛,愿我大明王朝永遠繁榮昌盛!”
好啊!
眾人連忙拱手齊聲道:“皇上英明。”
這建國稱帝也不是光定下國號和年號就行了,還得組建朝廷,分封文臣武將,畢竟,大家跟著你造反靖難不能光憑著一腔熱血,開國功臣,那都必須封賞,不然誰跟你混。
緊接著,朱器圾便開始緊鑼密鼓的組建朝廷,分封文臣武將了。
他沿用的是大明的官制,不過,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他也做出了適當的修改。
比如,內閣、六部和都察院,正五品的內閣大學士統管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和左右都御史顯然有點不倫不類。
他直接改了,改成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直接兼任內閣大學士。
也就是說,以后內閣大學士就不用選來選去的了,就是七個,就是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
至于具體人選,他也不用費多少腦筋,因為這會兒他手底下就這么多人。
很快,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和內閣大學士便定下來了。
畢懋康任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戚金任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宋應星任工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李精白任吏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楊一鵬任戶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王徵任刑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畢懋良任左都御史兼內閣大學士
武將方面,他也進行了統一的升遷。
戚金任驃騎將軍,正一品。
馬千乘任鎮國將軍,正一品。
馬祥麟任安國將軍,正一品。
秦邦翰任定國將軍,正一品
李萬雄任平東將軍,從一品。
孫洪亮任平西將軍,從一品。
劉忠和任將軍,從一品。
艾鐵柱任平北將軍,從一品。
李定國任鎮東將軍,從一品。
孫可望任鎮西將軍,從一品。
劉文秀任鎮南將軍,從一品。
艾能奇任鎮北將軍,從一品。
劉國能任安東將軍,從一品。
李萬慶任安西將軍,從一品。
秦邦屏任安南將軍,從一品。
秦民屏任安北將軍,從一品。
......
另外,他還從張獻忠那里俘虜而來的將近五萬青壯里面挑選了兩萬精壯,組建了安南軍和安北軍。
這樣一來,他手下人馬便達到了十六萬之巨,在數量上已然與崇禎朝廷、建奴,還有李自成和張獻忠不相上下,在實力上更是可以碾壓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