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城,鎮東軍大營,帥帳之中。
朱器圾高坐主位,掃視著手底下的文臣武將,臉上不由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這下,總算有那么一點樣子了。
以前他手下文臣是少得可憐,每次議事,能招來的都屈指可數,這一次,文臣武將總算是半斤八兩,平分秋色了。
當然,文臣中大多都是剛剛投效而來的復社學子,而且,他們的職位大多不高,最多也就是州同知、通判什么的,這里面職位最高的還是汝州知州李巖。
不過,站文臣最前面的卻是一個未著官袍的書生。
此人大概三十來歲的樣子,滿臉書卷之氣,一看就是個飽學之士。
至于他為什么沒穿官袍還站文官最前面,主要是沒人敢站他前面,因為他的名氣太大了。
他就是崇禎四年會試第一,殿試第二,差點奪得狀元郎的吳建業,也就是吳梅村。
此人可不簡單,他乃是復社首領張溥的親傳弟子,在復社中的地位可謂獨一無二,說他現在就是復社首領也不為過。
他的資歷也是復社中人數一數二的,二十三歲便位列榜眼,然后進入翰林院,成為儲相,復社之中也就這么一位了。
至于他的官場經歷,不說也罷!
他是運氣好,在周延儒剛剛進入內閣的時候正好參加會試和殿試,那時候周延儒還沒跟復社翻臉,溫體仁也尚未掌權,所以,他有幸奪了個榜眼,可惜,緊接著周延儒便毒死了他的恩師,而且還敗給了政敵溫體仁。
接下來,他在官場基本就沒得混了。
因為崇禎對他的才華頗為賞識,溫體仁是不敢把他怎么樣,但是,他擔任的官職基本都是翰林院編修、東宮講讀、南京國子監祭酒、詹事府左中允、左諭德、左庶子、少詹事等等有名無實的職位,說白了,在朝中他就是個教書先生般的存在,根本就沒一點實權。
溫體仁、薛國觀、張至發這幫家伙著實把他給整怒了,最后,他干脆跑回家里著書立說去了,以榜眼之姿在朝堂混了十余年還是個有名無實的教書先生,丟人啊!
這一次,朱器圾請他出山他也是相當慎重的,他可不是什么愣頭青,幾句話就能哄得團團轉那種,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不讓他見識點真東西,他是不可能跟著人家瞎混的。
其實,朱器圾也想將其帶在身邊好好觀察一番,畢竟,這家伙可是有污點的,雖說歷史上他被清廷征召之后只是被迫短暫出仕,而且后面一直悔恨不已,最終在痛悔和愧疚中郁郁而終,但他屈節事清卻是史實。
朱器圾可不想重用一個兩面三刀的家伙,所以,他必須先帶在身邊好好觀察一番。
兩人是一拍即合,于是乎,吳梅村便什么官職都沒要就跟著朱器圾來到了南陽,來到了汝州。
這一路,他看到的東西就多了,龐大的樓船戰艦,精良的火器,精銳的士卒,繁華的城池,安居樂業的老百姓,一望無際的農田,隨處可見的水利設施等等,這一切無不證明這位唐王殿下是個難得的明君。
當然,打天下光是明君還不夠,還得運籌帷幄,還得知人善用,要是光能把轄下治理的有條不紊,打起仗來卻是亂七八糟,一塌糊涂,那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