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既下,朱器圾并沒有多做停留,他只是命手下人馬修整了一日,便揮軍直指承天府。
承天府是個相當特別的地方,因為這里乃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龍興之地。
大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由于武宗沒有子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迎明孝宗朱祐樘的親弟興獻王朱祐杬之子也就是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朱厚熜就這樣扶搖直上,由一個藩王世子變成了大明皇帝,而承天府正是他出生的地方。
原本,這里還不叫承天府,而叫安陸州。
嘉靖十年,明世宗下旨,升安陸州為承天府,并荊州和武昌二府之地,轄鐘祥、京山、竟陵、潛江、當陽五縣及荊門、沔陽二州,承天之意那就是要與南都應天和北都順天相提并論。
可以說,自嘉靖朝開始,承天府便是大明僅次于南北兩京和中都鳳陽的要緊之地,為此,明世宗還專門在這里設置了興都留守司,安排了十余萬屯衛拱衛承天府。
可惜,經歷西南土司叛亂和西北農民起義之后,這里的屯衛幾乎被抽調一空,張獻忠拿下襄陽之后幾乎沒廢什么力氣便拿下了承天府。
當然,張獻忠不會撇下這里不管,畢竟這里緊鄰大西朝都城武昌,不容有失,為此,他特命右軍都督張化龍率五萬大軍在此鎮守。
不過,由于承天府下轄面積太大,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府城鐘祥留守的人馬并不是很多,張化龍也就留下兩萬人馬在此駐守。
瘋王大軍圍攻襄陽的消息張化龍自然是收到了,問題他也沒想到瘋王幾天便把襄陽給拿下了,等他反應過來,四處調集人馬鎮守鐘祥的時候,瘋王大軍已然拿下宜陽,直撲鐘祥而來。
最終,當御林軍、戚家軍和禁衛軍沖過來將鐘祥城團團圍住的時候,城里總共也就集結了三萬守軍。
鐘祥本就是座縣城,升級成州城和府城之后,雖然經過了擴建,面積也不到襄陽的一半,城墻高度也不過兩丈許,而且,根本就沒有護城河、甕城等防御設施。
這么一座城池,防御力根本就沒法跟襄陽相提并論,朱器圾率中軍抵達之后,當即下令,命平東軍、平西軍、軍和平北軍趕制了一批攻城云梯。
第二天一早,他便命八萬大軍四面團團圍住鐘祥城,架起加農炮和虎蹲炮,對準城門和城墻就是一通猛轟!
沒過多久,四面城門相繼被轟塌,朱器圾又毫不猶豫的下令,命御林軍、戚家軍和禁衛軍推著戰車,直接往城里沖,而平東軍、平西軍、軍和平北軍則抬起云梯,直接往城墻上涌。
面對這樣瘋狂的攻城法,張化龍是始料未及,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他根本就抵擋不住啊,頭上是炮彈,前面是攻城云梯,后面還有沖進城里的明軍借著戰車、火槍和轟天雷的掩護涌向上城墻的臺階,四面城墻皆是如此,他如何防?
這種疾風聚雨般的攻擊,別說是張獻忠手下的賊寇了,恐怕就是吳三桂手下的關寧軍都頂不住!
特別是城墻后面的臺階,原本就是守城將士上城墻用的,根本就沒什么防御力,人家又是戰車,又是火槍,又是轟天雷,一頓猛沖,誰扛得住?
不到一個時辰時間,御林軍、戚家軍和禁衛軍便相繼攻上城墻,接下來就沒什么好說的了,六七萬精銳前后夾擊三萬賊寇,結局可想而知。
鐘祥城就這樣被拿下了,至于承天府剩下的六座城池,守軍最多也就不過五千,隨便派個軍團過去便能輕松拿下,根本就沒有任何懸念。
朱器圾隨后便派出了戚家軍、禁衛軍、平東軍等六個軍團,又派出三萬西南軍隨后接收城池,只留兩萬禁衛軍和一萬西南軍在鐘祥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