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朝的表現或者說馬士英和阮大鋮的所作所為,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荒謬”,極度之荒謬!
他們搞黨爭也就算了,畢竟黨爭從萬歷朝就開始了,發展到后面,基本已經成為大明朝堂無法治愈的頑疾,這個不能怪他們。
問題,黨爭都搞贏了,東林和復社都被他們踩得抬不起頭來了,史可法都被逼離開金陵自請去鎮守淮揚等地了,他們也該干點正事了吧?
他們就是一點正事不干,一天到晚就想著爭權奪利,排除異己,把人往死里整。
這點,著名的戲劇《桃花扇》中就有詳細的描述。
馬士英和阮大鋮真是無恥到了極點,他們整人都整得沒一點底線了,整完東林和復社他們還覺得不過癮,就連人家的家人甚至情人都不放過。
李香君何其無辜,作為一個梨園名伶,她甚至都有愛國情懷,就因為他是復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情人,馬士英和阮大鋮把她玩得是死去活來,血濺桃花扇!
其實,這些都還不算什么,他們如果光整整人玩玩人也就算了,畢竟他們權傾朝野,只手遮天,連弘光帝都怕他們,他們就玩點這小把戲,娛樂一下,也沒什么。
他們最無恥之處在于,為了個人私利,完全不顧國家存亡。
可以說,弘光朝之所以如此迅速滅亡,完全是他們一手造成的。
他們不但整東林整復社,就連自己人,他們同樣不放過,凡是不聽話的,他們就往死里整。
比如江北四鎮的高杰、劉澤清、劉良佐和黃得功,這四個人當初可是跟著他們一起擁立福王的“功臣”,按理來說,完全是他們自己人。
但是,不聽話的,他們同樣往死里整。
這四個人里面,劉澤清和劉良佐是比較聽話的,算是他們的親信,所以,這兩人被安排在鳳陽府和淮安府駐守。
高杰和黃得功就不一樣了,這兩個家伙不是很聽他們的話,所以,高杰被頂在徐州,一個人面對大順朝的百萬大軍,黃得功則被安排在滁州,一個人面對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
要知道高杰可是李自成手底下的判將,當初,他就是因為跟李自成的老婆邢氏通奸,害怕被李自成發現,所以才背叛李自成,投靠大明朝廷的。
馬士英和阮大鋮把他一個人頂在徐州,目的可想而知。
你他嗎敢不聽話,那就去死吧,最好被李自成五馬分尸!
至于黃得功,他手底下也就三四萬人馬,怎么抵御左良玉手下的二十萬大軍?
馬士英和阮大鋮把左良玉給惹火了,卻讓黃得功去頂鍋,不得不說,真他嗎有夠無恥的!
他們這么搞,建奴打過來,如何抵擋?
興許,他們就沒想過要抵擋,他們想的大概是賣國求榮!
這點,就連流寇出身的高杰都比他們強。
高杰這個人興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說到愛國,他的確比馬士英和阮大鋮強,當多鐸率十余萬大軍直撲徐州的時候,他并沒有逃跑,更沒有想著投降,甚至,聽聞河南總兵許定國已然暗中投降建奴,他還發書怒斥,勸許定國回頭是岸。
只可惜,他終究是流寇出身,沒人家官場老油條腦子好使,許定國這個老油條收到他的信之后,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然把他騙去了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