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的人馬,這么長的交界線,一旦開戰,不知道會打成什么樣子啊!
朱器圾皺眉沉思了半天,這才開口問道:“離間之計可用否?”
書桌旁,同樣站在那里看地圖的孫傳庭、馬千乘、戚金等將領皆是皺眉不語。
他們當然知道朱器圾這話是什么意思。
吳三桂、尚可喜和洪承疇原來皆是大明朝的文臣武將,如果能招撫一個,則交界的山西、河南和山東三省便少了一個,如果三個能全部招撫,建奴基本上就完了。
問題,這幾個人都不是傻子,他們自己干了什么事他們自己心里最清楚。
叛國之賊人人得而誅之!
皇上就算現在放過他們,一統天下之后也饒不了他們!
大家都不吭氣,看樣子這離間之計是不可行了。
朱器圾其實也沒抱多大的希望,他心里也沒想放過吳三桂、尚可喜和洪承疇這三個叛國之賊,他只是想看看在場有人認識建奴那邊其他關鍵人物不。
很顯然,沒人認識。
他微微搖了搖頭,隨即果斷道:“既無奇計,我就只能來硬的了,大家切記不可輕敵大意,歷數大明與建奴之戰,建奴幾乎每次都能如神助般獲勝,我們不可不防。”
眾人皆連連點頭,以示贊同。
建奴打仗,那是真的有點邪乎。
當然,就算再邪乎,在絕對實力面前,那也是假的,多鐸手下十余萬大軍的覆滅就是明證。
孫傳庭想了想,隨即提議道:“皇上,為求穩妥,我們不若來個雙管齊下,在調集兵馬準備討伐建奴的同時招降李自成,這樣我們就能集中更多的兵力跟建奴決戰了。”
李自成?
朱器圾聞言,不由詫異道:“我們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去動他嗎?”
孫傳庭指著地圖介紹道:“皇上您看,為防李自成突然發難,我們在漢中、鄖陽、南陽、汝州等地皆屯有重兵,這些地方最少耗費了我們十多萬人馬,如果我們能招降李自成,整編其手下人馬,那么,漢中和鄖陽基本上就無需派駐大軍鎮守了,而且,我們還可以利用招降來的人馬在洛陽又或榆林一帶做出進攻態勢,吸引吳三桂和尚可喜的注意力,到時候我們再以重兵突襲山東,直撲京城,則建奴必敗。”
這想法倒是不錯,問題誰去招降李自成呢?
李自成假假也是個大順皇帝,他能心甘情愿的投降嗎?
朱器圾又皺眉沉思了一陣,這才問道:“誰人可去說降李自成?”
孫傳庭胸有成竹道:“如若順義伯張獻忠愿往,定能說服李自成。”
張獻忠?
這家伙如果去說降李自成,的確能起到奇效。
至于這家伙愿不愿意去,那就由不得他了。
不想去,那也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