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西面的山巔之上,原來威遠城所在的位置,吳三桂看著眼前熟悉的景物,回想起這段時間的經歷,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唉,兜兜轉轉,征戰經年,自己竟然又回到了原點。
當初他就是山海關守將,大明衰亡,京城陷落,崇禎自縊,人心惶惶。
原本,他有很多選擇。
他可以選擇為國盡忠,死守山海關,他也可以選擇投靠李自成,抵御建奴,助大順朝一統天下。
不過,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投靠建奴,因為他發現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就算偏安金陵也只是茍延殘喘而已,至于李自成,那就是個流寇,根本就成不了大事,建奴卻是老謀深算,有望一統天下。
一開始,他的想法好像沒錯,大順朝和南明弘光朝都不堪一擊,建奴是勢如破竹,很快就占領了山東、山西、河南、北直隸和南直隸大片土地。
但是,突然間崛起的永盛朝卻打碎了他的幻想。
建奴在永盛朝面前那也是不堪一擊,很快南直隸就被永盛朝收復了,豫親王多鐸、靖南王耿仲明和定南王孔有德都被瘋王給干掉了。
緊接著,山西、河南全線告急,山東也被永盛朝給攻克了,他的老上司洪承疇也被瘋王給干掉了。
這個時候,攝政王多爾袞竟然選擇全線撤退,讓他回來守山海關!
說實話,他是真有點佩服多爾袞的魄力,山西、河南和北直隸那么多的土地,說丟就丟,根本就不帶一點猶豫的。
或許,只有這種人才能成大事吧。
退守山海關和關寧錦防線的確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不管是守開封還是守京城,地形都對他們極為不利。
人家瘋王可是號稱百萬大軍,開封和京城又在平原之上,四面受敵,他們怎么可能干得過。
山海關就不一樣了。
這里一面臨山,一面臨海,地形狹窄,極不利于大軍展開,永盛朝大軍唯有選擇從西南方向攻過來,而且一次能投入十余萬兵力攻城就算是頂天了,再多的人馬也只能擠在后面等著。
當然,人家很有可能會玩車輪戰,百余萬大軍輪番猛攻那也是挺嚇人的。
吳三桂也不知道能不能頂住永盛朝大軍的輪番猛攻,他只能想盡辦法加強山海關的防御,至于什么投誠永盛朝,他是想都不敢想了,耿仲明、孔有德、洪承疇、馮銓和謝升等人就是他的榜樣,那瘋子估計是恨透了叛國之人,逮住就是殺,沒一點情面可講。
他可不想伸出脖子來給那瘋子砍。
所以,他唯有選擇死守山海關。
不過,這山海關可沒有以前那么好守了,瘋王大軍在濟南城是怎么攻城的他們已然清楚了,那就是利用火炮射程的優勢,先把城墻上面削平,這樣一來,城墻等于就是個擺設了。
這個問題,他同樣要面對。
那么,怎么辦呢?
紅衣大炮的射程沒有瘋王手里頭火炮遠,這是個暫時來說還沒辦法解決,他唯有在地利上做文章。
所謂站的高就看的遠,將火炮擺在地勢高處同樣比在平地上要射得遠,所以,他決定擴建威遠城,也就是山海關西邊幾里出,位于山嶺上這座副城。
他決定把威遠城擴建成一座能容納幾萬人馬的副城,并把大半的火炮擺上面。
至于為什么這么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威遠城在山頂上,攻打起來本就異常困難,如果再架上百余門火炮,那就更加堅不可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