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草原,孝莊太后的出生地,水草肥美,綠茵如海,美不勝收。
這里流傳最廣的莫過于皇太極與關雎宮宸妃的凄美愛情故事。
傳聞皇太極與關雎宮宸妃相濡以沐,恩愛有佳,羨煞旁人。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崇禎十四年,年僅三十二歲的關雎宮宸妃便溘然長逝,皇太極因此悲不自勝,從此一向身體健壯的他忽而發癡,忽而落淚,忽而厭食,忽而昏迷,僅僅撐了不到兩年便病逝于盛京。
這個故事說的其實不是孝莊太后,因為孝莊太后并不是關雎宮宸妃,不過,她們也不是一點關系沒有。
關雎宮宸妃名叫海蘭珠是孝莊太后布木布泰的親姐姐,而孝莊太后上面原本還有個孝端太后,孝端太后德尼琪琪格還是海蘭珠和布木布泰的親姑姑。
也就是說,皇太極的五大福晉里面有三個出自科爾沁草原。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那就得從科爾沁草原之名的由來說起了。
科爾沁的意思其實是弓箭手,而這里原本是成吉思汗的二弟,蒙元帶弓侍衛統領拙赤哈撒爾的領地。
拙赤哈撒爾雖然不是很出名,但蒙元帶弓侍衛卻是名震天下的無敵雄師,科爾沁草原之名也由此而來。
這也是皇太極娶了三個科爾沁后妃的原因,因為博爾濟吉特氏乃是黃金家族的后裔,科爾沁草原上的四部十旗更是蒙元最頂尖的戰力。
螨清之所以能統治蒙元諸部跟這個也有莫大的關系,因為皇太極之后的螨清皇帝都有黃金家族的血脈,蒙元諸部并不是很排斥。
所以,孝莊太后帶著順治帝回到科爾沁草原那就跟回到了家一樣,蒙元諸部依舊對他們唯命是從。
這也是朱器圾最為擔心的,要知道,大明跟蒙元諸部的邊界線足有上萬里,如果不派兵駐守,那中原的老百姓絕對會永無寧日。
而甘州鎮、寧夏鎮、固原鎮、榆林鎮、太原鎮、大同鎮、宣府鎮、薊州鎮、遼東鎮,這九邊重鎮每處地方最少都要屯兵五萬以上才能勉強防住蒙元騎兵的侵襲,而且遼東鎮因為邊界太長,十萬人馬都不一定防得住。
也就是說,要想抵御蒙元諸部的侵襲,最少要在邊關屯兵五十萬以上!
五十萬大軍,一個月光是糧餉就是一百多萬兩,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多萬兩,而崇禎朝的時候大明一年的稅賦才四五百萬兩。
這么大的開支,大明根本就承擔不起,這也是自英宗正統朝以來大明邊關被蒙元諸部打得千瘡百孔的根本原因。
現在,他也要面對這個問題了。
建奴的滿八旗精銳再加上蒙元諸部的騎兵更令人防不勝防啊!
怎么辦呢?
一直被動防御肯定不是辦法,就算他負擔得起一年一千多萬兩的軍費開支,邊關將士守久了也會疲憊松懈,百年之后如果再出個什么土木堡之變,他可就把子孫后代給害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