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會兒邊關就需要幾十萬人馬鎮守,戰車那更是對付騎兵的利器,他怎么可能派去遷徙災民。
這個問題,著實讓人頭疼啊!
他現在頭疼的還不止這個,火車的問題也讓他頭疼無比。
畢竟他也沒造過火車,真正造起來,那真不是一般的難,上次轉向裝置的問題經過十多天的努力是解決了,但是,后面緊接著又一堆的問題,什么車廂連接,材料強度,剎車系統等等,問題是一個接著一個。
總之,哪怕就是最簡單的火車,想要造出樣品來,最少也需要半年的時間,后面還有量產的問題,想要造出足夠的火車來轉運糧草,最少也需要一年時間。
以現在的消耗計算,這一年就是五千余萬石糧和五千多萬兩白銀啊,他老本估計都要賠光了,到時候又哪來的糧食和銀子去平定北方和解決災民的問題?
他皺眉沉思了好一陣,又拿出地圖看了半天,最后還是決定,先遷徙災民。
陜西的災民就近往漢中、南陽和鄖陽等地遷徙,那里水路交通發達,起碼能把轉運糧食的錢省下大半。
河南的災民則就近往湖廣和南直隸遷徙,河南本就與湖廣和南直隸交界,遷徙起來距離是最近的,而且湖廣和南直隸本就是大糧倉,接下河南一省的災民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江西的災民那就只能就近往北直隸遷徙了,正好他這會兒要修建鐵路,需要大量勞力,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湊合,抬不動鐵軌的可以抬枕木,抬不動枕木的可以去挖石頭,甚至就拿個錘子坐地上敲碎石都行。
總之,山西幾百萬災民遷徙到北直隸來差不多都能安排點事情給他們干。
這樣一來,既能加快鐵路的修建進度,又能讓災民找些活計養活自己,省得老是拿糧食無償去賑濟,讓他們都產生了惰性,以后就算天災結束了都懶得干活了,那可就麻煩了。
至于興修水利,那就只能慢慢來了,彈藥的生產肯定是不能停的,他最多能擠出一半的產能來,去造水車的構件。
隨著他一聲令下,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遷徙開始了。
這場大遷徙足足涉及到上千萬人口,西北三省的災民大部分都在遷徙之列。
陜西的大部分人口都在往漢中、南陽和鄖陽方向遷徙,這條路他們熟,倒不需要操太多的心。
河南的大部分人口則在往湖廣和南直隸方向遷徙,以前他們倒是想去這些魚米之鄉種地養活自己,問題朝廷不讓啊,現在朝廷不但主動讓他遷徙,而且就連耕地都給他們準備好了,他們自然是歡天喜地的去了。
至于山西的災民,凡是愿意遷徙的,基本都被拉到北直隸去了。
這會兒關外的鐵路雖然還不能修,通州、宣府鎮、薊州鎮和山海關之間的鐵路卻可以開始修了。
朱器圾準備先修一小圈鐵路出來,將宣府鎮、薊州鎮和山海關和通州的京杭大運河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不管是轉運糧草輜重還是轉運兵源都方便多了。
接下來,只要火車造出來,他基本就不用擔心建奴從宣府鎮和薊州鎮入寇了。
鐵路轉運兵源的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不管是從通州到宣府鎮還是薊州鎮,都只需要一晚上時間就夠了,到時候,建奴如果敢再入寇,絕對能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