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永盛帝朱器圾正在北直隸有條不紊的準備著征討東瀛的事宜,那邊五省總督王徵也在西北不斷的修筑鐵路和城池,完善防御體系。
羅剎國算是走運的了,他們起碼見識到了大明的強大,也知道大明修筑城池的用意,他們是自知干不過大明,所以老老實實放棄了西伯利亞,退回了歐陸,從而避開了亡國之禍,東瀛卻是死到臨頭了還渾然不覺。
三年時間匆匆而過,王徵終于將鐵路從西域修到了西伯利亞,而陳士奇也修筑了十余座城池,將整個西伯利亞牢牢掌控,西北事了,朱器圾終于可以集中全力對付東瀛了。
他直接將二十五萬秦軍全部調到西域和西伯利亞鎮守,換回了十六萬精銳軍團,隨即便召集一眾親信將領,開始安排征討東瀛的事宜了。
這時候的東瀛其實也在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德川幕府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防止地方諸侯借助外部勢力崛起,早在大明萬歷年間便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也就是在萬歷朝鮮戰爭結束之后不久,德川家康借機取代豐臣家族成為幕府大將軍,然后便開始了長達兩百多年的江戶幕府時代。
應該說,德川幕府閉關鎖國的目的是達到了,至少在后面兩百余年的時間內沒有任何地方諸侯能借助外部勢力崛起,威脅到他們的統治。
不過,這種方式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航海時代無異于找死行為,他們這么搞終究要被堅船利炮給敲開大門。
歷史上,德川幕府是堅持了兩百多年才倒臺,這會兒,永盛帝朱器圾卻是不想再給他們任何機會了。
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光剛去世不久,第四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綱尚未成年,還沒接掌大權之時,大明王朝突然間發出檄文,展開了對東瀛的征討。
至于開戰的借口,很簡單,萬歷朝的時候,東瀛關白豐臣秀吉狂妄至極,妄圖以朝鮮為跳板滅掉大明,這會兒大明反過來征討東瀛,名正言順!
德川幕府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呢,明軍便已經誓師出征了。
這一次朱器圾足足調集了樓船炮艦六百余艘,車輪舸戰船三千余艘,兩千料的大型商船一百余艘,其他各類商船和戰船一千余艘,載著十五萬水師將士和十六萬精銳車兵鋪天蓋地壓向東瀛。
如果德川幕府有所準備,或許還可以抵擋一陣,畢竟他們也有火槍和火炮,而且兵力也不少,兩次朝鮮戰爭他們便投入了三十多萬兵力,就這,還是跨海作戰,本土作戰的話,召集五十萬大軍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只可惜,德川幕府壓根就沒想到大明會突然之間宣戰,而且他們閉關鎖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壓制地方諸侯,各地方的諸侯被他們給壓制了幾十年實力本就衰退的不行了。
這會兒也就德川幕府本身能迅速集結出十余萬大軍,其他諸侯能拉出上萬人馬的都不多。
朱器圾就這樣帶著五千余艘各類船只組成的龐大船隊,率著三十余萬精銳大軍,一路從九州島、四國島和本州島橫掃過去,什么薩摩藩、長州藩,什么日向國、肥前國,什么毛利氏、上杉氏、織田氏、武田氏等等,根本就擋不住他的步伐,所有地方諸侯都被他一把踩在腳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他便率軍沖到了江戶城,架起上萬門火炮,就是一通狂轟。
很快,德川幕府便降了!
或許,這就是氣運,他正好就遇到了德川幕府新舊交替之機,而且接任的幕府大將軍這會兒還是個十來歲的小孩,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如此輕易踏平整個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