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婆婆家門沒關,門內一盞煤油燈散發著淡淡的光。她跑過去,才發現煤油燈擱在椅子上,明顯是秀英婆婆留給她的。
她心頭一陣溫暖,喊道:
“婆婆,我回來了!”
她一喊,秀英婆婆在廚房里長長哎了一聲,很快出來了,問她吃飯沒有餓壞了沒有,又說給她留了飯,還熱乎著呢。
莊曉蝶剛吃完餛飩面,可望著秀英婆婆熱切的面容,不忍心拒絕令她失望,進廚房舀粥喝。
秀英婆婆坐在旁邊,樂呵呵看著她吃,說等會兒告訴她一件大喜事。
大喜事?莊曉蝶不由想到了董安邦,不會董安邦追到了這里吧?
幸好,秀英婆婆說的與董安邦毫無關系,而是她一個死去姐妹的侄兒找上門來了,聽說他姑姑前年沒了,哭了一場,問清楚墳墓在哪里,說明日再去祭拜,又道他姑姑雖然不在了,她與姑姑乃是結拜姐妹,也是他姑姑,往后只當親戚往來。
莊曉蝶年紀不大,但小時候故事戲文也聽得不少,見秀英婆婆這里突然冒出來一個侄兒,不會有什么蹊蹺吧?
她婉轉地提醒了一句,秀英婆婆不以為然,說自己人又老錢又無,他認自己做姑姑,有什么好處?貪喊得歡喜還是圖將來自己去時他要再哭一場?再說人家來尋姑姑時可不是兩手空空的,大袋小袋提著呢,回去時東西都留下了,說給了自己就如同給了姑姑一樣。
那個突然冒出來的侄兒越是好心,莊曉蝶就越是起疑心。她甚至懷疑這是董安邦使的什么詭計。
既然那人明天還會再來,那就明日看看再說。
秀英婆婆孤苦大半生,遇上莊曉蝶,如同親孫女一般,又撞上一個“侄兒”,心里越發美滋滋的,只想著人家是有錢有勢的老板,而自己不過一個孤老太婆,除了這所小破宅院,別無他物,他能瞧上眼?
因為前一日走路太多,莊曉蝶一睡跟死了似的,第二天早上醒來時,秀英婆婆已經出攤,而她上班時間已到,只能先回學校去。
孩子們早已知道本月結束,平民小學本學期也結束,臉上無不凄然,就連一向大大咧咧的張勇劉大強,也垂頭喪氣。
莊曉蝶心中也是戀戀不舍。
一個多月的相處,她早已習慣了每日看到他們,看著他們一點點進步,看著他們打打鬧鬧。
下課后,女孩子們紛紛聚攏過來,張勇劉大強也別扭地縮在一旁。
大家都問她往后怎么辦,會不會以后都見不到她了。
莊曉蝶搖搖頭,說不會,一來寒假平民小學會再開,二來自己搬到了秀英婆婆家長住,他們有空時可以過去玩。
“拉鉤?”劉大強叫道。
其他孩子有的起哄,有的熱切地望著她。
“拉鉤就拉鉤,說到做到!”莊曉蝶伸出了右手。
孩子們排著隊,一個個從她跟前走過,與她拉鉤,然后滿足地蹦蹦跳跳離開了。
孩子就是孩子呀。莊曉蝶忍不住想,渾然忘記了自己不過也是個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