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忠保證,過幾天一定帶老婆孩子過來。
這人信得過嗎?
看著秀英婆婆笑眉笑眼的模樣,莊曉蝶遲疑了。但愿阿忠信得過,給秀英婆婆晚年帶來的是歡樂吧。
當晚吃飯,秀英婆婆不知提起阿忠多少次。
莊曉蝶這才發現,秀英婆婆雖然自梳不嫁,其實心底里挺看重家人的,之前一個人獨居數年,不過情非得已。
為了確定阿忠是不是真的可靠,第二天莊曉蝶按照之前阿忠留下的布行地址,登門拜訪。
阿忠恰好不在,別的伙計聽說她找阿忠,連說阿忠好啊,眼光毒手藝好,要裁剪五尺八的布料,展開布料,隨手一剪刀下去一拉,妥妥的五尺八。
莊曉蝶一面看布料一面與伙計閑談,旁敲側擊,打聽阿忠家人情況,知道他來省城十多年了,入贅一家涼茶鋪,本來可以靠外家吃飯的,偏偏不肯,要自食其力,在布行可勤奮了。他家兩個孩子,一個上中學一個上小學,讀書都很用功,有時候來布行等阿忠回家,還帶著作業本寫生字呢。
這樣看來,阿忠似乎沒什么可疑之處。
莊曉蝶暗暗笑自己太過敏感,還是秀英婆婆經驗豐富,看人準確啊。
阿忠那里既然沒什么可疑的,她的心思又回到平民小學籌款一事來。
籌款并不順利,遠遠未達到理想數字。莊曉蝶見葉校長心事重重,一日更比一日憔悴,思想著要不要找董昌年。
若是董伯伯出面,籌款一定能打開局面吧。
但之前走時話說得太響亮了,此時回到董家,無異自扇耳光,尤其是在董安邦面前。
進退兩難間,周玉良來看她,聽聞籌款難辦,靈機一動,替她出了個主意。
既然孩子們畫了畫,不如舉行一個慈善籌款會,把那些掛名的董事都請來,舉行一個小小的拍賣會,到時候自己讓報社同事來拍照采訪,幫忙鼓吹一下。
莊曉蝶不敢擅自做主,請示了葉校長。
葉校長想了想,也覺得是個好主意。
周玉良替莊曉蝶解決了一個大難題,眼見莊曉蝶愁眉舒展,不由心中大樂,嚷嚷著立刻回報社,立刻發動同事。
報社社長童友梅一聽此事,拍掌交好,主動參與,并且打電話給之前已經出錢的幾位掛牌董事,大大贊揚一番,道他們支持貧民教育不遺余力,乃是我輩楷模,值得民眾學習,準備在報紙頭版報道籌備工作。
那幾位董事嚇一大跳,二十來塊登上報紙,數目著實難看,立刻表示對接下來的慈善籌款會親自參加,大力支持。
童友梅在報紙頭版刊登了慈善籌款會的準備工作,贊揚葉校長巾幗不讓須眉,投身平民子弟免費教學,又提到許君、黃君等善長仁翁鼎力支持,先出錢卻不肯出名。
周玉良看著報紙哈哈大笑,說一籮筐好話把許黃等人都裝進去了,為了面子,他們也該多出點錢。
童友梅一笑而過。他雖國外留學歸來,但出身商賈世家,對人情世故并不迂腐固執,這一頭版報道,名為贊揚,實則帶套,還是別人愿意往里鉆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