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書到現在,磕磕絆絆寫了接近六百章,第二卷“古靈閣之殤”還是寫完了。
這一個從開局就開始埋下伏筆,艾琳娜準備吃下的美味佳肴,終于安穩地落入了她的肚子里,而從此以后艾琳娜的頭銜也終于可以再增加一個傳說級標簽了。
相比起第一卷的“初生的魔王”的六十萬字,第二卷的篇幅明顯要長得多,看了看剛好寫了一百萬字,這部分劇情寫的很開心,越到后期雖然寫得有點累但確實是從開書的時候,就想好要展現出來的故事線和重要劇情點。
實際上按照原本的規劃,這里的劇情本應是在第一卷完結的。
只不過當時寫到十來萬字的時候,我意識到想要掀翻一個幾千年的唯一金融機構需要太多的鋪墊,于是挪到了第二卷,不過即使這樣,結尾依然還是有些生硬,可能不少小胖雞在看后面幾章道格拉斯與古靈閣對峙時,會有一種看教科書的感覺。
這一卷的名稱是“古靈閣之殤”,其實整個第一卷前半部和第二卷都是可以看做是一場謀劃古靈閣的陽謀過程,魔法界最脆弱的是金融領域,但是一個社會高速運轉的催化劑也是資本領域,所以如果艾琳娜想要改變世界,終歸還是要落在財富這一個關卡上。
作為一名剛踏足魔法界的一年級新生,艾琳娜最大的金手指其實就是她恰好知道蘇聯解體的這一個“超級黑天鵝事件”,以及因為她在穿越前有好好念書而儲存在腦海里的金融知識,她其實就像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杠桿一樣,不停地將雪球逐漸滾動起來。
只不過,如果想要在一年的時間里駕馭住這么龐大的變革,僅僅靠一點小聰明是不行的,資本的原始積累確實存在血腥味,但是如果自身不具備實力或者一味的走邪道,那么那個血腥味最終會從自己身上散發出來。
只不過我某天睡覺前忽然想起,這本應是一個童話故事,而不是一個打怪的故事。
因此,我在第一卷里解放了格林德沃,然后嘗試著在第二卷的過程中一點點改變艾琳娜的一些人生觀、價值觀,嘗試著讓這一場資本吞噬變得不那么冰冷無情。
現實中的金融市場很難存活這樣理想化的人,因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沒有魔法,所以當一方利益要得到滿足的時候,悲劇和艱難一定會比起利益更多的,而某些人某些事做錯了的話,也一定會遭受懲罰……如果沒有魔法,那么就會變得殘忍、痛苦和絕望。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放棄了原定的可能更加有震撼力、悲情的結局,思索著怎么用魔法和金融的一些屬性,讓整個故事在歡聲笑語中打出GoodGame。
接下來的內容,其實慢慢回過頭來,大家應該能隱約想到一些細節。
譬如說四個學院的菜園爭奪,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資源不均衡市場,學生們的打鬧其實就是發生在現實世界的戰爭縮影,只不過魔法和學校的環境讓一切變成了一個童話,魔法更是讓所有人需要付出的代價都不會是永久的傷痕和痛苦。
又比如說是對于《新唱唱反調》一些欄目的設立,逐漸讓資訊開始從封閉走向多元化的媒體平臺,把霍格沃茨與魔法界之間那堵看不見的壁壘敲出一個小窗口,以及探索著過去的非魔法界與魔法界之間的歷史,找尋那條兩個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契機。